0人評分過此書

吃藥前,你必須知道的事:看懂高消費低知識的台灣食藥文化與真相

出版日期
2018
閱讀格式
PDF ;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9485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身體最誠實,
別再讓體制的髮夾彎和廠商的花招,影響一生的健康路!
食藥迷思五花八門,專家一次破解!

吃藥之前,你不能不知道――
◎藥物食品的管理各自為政,但身體不會一國多治,你,吃的到底是食品,還是藥品?
◎滿桌中、西藥,到底有沒有效?你,可知自己的身體到底是在拚誰的經濟?
◎人云亦云的流行文化,讓台灣的健康食品氾濫成災,你,還在樂當藥罐子?
◎外國的藥真的比較好嗎?你,是不是也以為便宜沒好貨?
◎為什麼一張處方箋關係你的荷包與健康?你,是否希望不再當冤大頭,讓健保永續?
◎邁向高齡社會,台灣需要醫病新思維,你,還在迷信大醫院嗎?
本書作者畢生專攻研究發明新藥,擁有四十餘項專利,有鑑於大眾對藥食風險經常掉以輕心,作者秉持知識份子的良知,以人為主體,從社會面深入探討在經濟繁榮的表象下,到底潛藏著怎樣的藥食風險?並以「風險管理」為軸,「提昇藥食環境品質」為標,在「人吃東西」這個大概念下,進一步討論以藥食品的生命週期為核心,提出有關環節及相關個體(包括利害關係人,產品提供者、消費者、社會秩序的管理者等)應有的思考、態度、作為及社會責任。
此外,基於公共政策對環境品質的影響既深且鉅,本書也論及如何透過健保藥品給付遊戲規則的變革,來導引醫療行為及場域的挪移,並建構友善的醫療,以及面對高齡社會可預先做好那些準備。經由作者的娓娓道來,讀者將可洞悉台灣一再陷入食安風暴和以藥養醫惡性循環的根源,提昇對藥與食的正確認識,學會「「看懂藥」,從而拒絕用身體拚經濟,全民一起監督政府建構一個永續、友善的醫藥環境。
  • 推薦序 別再拚醫療了,全民健康才是重點!楊志良
  • 自序 藥乎?葯乎?我們都在用身體拚經濟
  • PART I 拒絕食安風暴 自己健康自己救
    • 第一章 「高階消費、低階知識」的消費文化
      • 熱中養生、美容的一窩蜂文化
      • 這樣的健康食品,你敢吃嗎?
      • 別再當以身試「藥」的白老鼠
      • 認識身體運行的機制
      • 藥物動力學決定藥食品被吸收的過程
      • 台灣洗腎盛行率何以成為世界第一?
      • 別再用身體拚經濟,自己健康自己救
    • 第二章 你吃的是「食品」,還是「藥品」?
      • 身體不會區別食品或藥品
      • 關於葡萄糖胺的一場政治角力
      • 以邏輯與科學擊退政治黑手
      • 暗藏玄機的養生咖啡
      • 衛署食許可字樣不代表品質沒問題
      • 「人吃東西」還是「東西吃人」?
      • 被濫用的食品GMP 認證標章
      • 揪出食安風暴的元凶?
  • PART II 看懂藥之道 藥害不上身
    • 第三章 一國多制的藥政管理
      • 中、西醫的治病思維異曲同工
      • 藥食都是外來物,身體一視同仁
      • 中西藥切割管理,偽科學又一樁
      • 一瓶藥酒,三種管理制度
      • 你喝的是藥酒?還是藥味再製酒?
      • 「乎乾」之前,先看清用量
      • 藥酒是藥也是酒,不可輕忽
      • 藥品廣告潛藏的陷阱與危機
      • 罰金不敵暴利,政府,你在哪裡?
      • 切割式的藥政管理
      • 藥師也要分兩種?
    • 第四章 外國月亮比較圓?
      • 原廠藥真的比較好?
      • 「有幾分證據,說幾分話」的實證精神
      • 藥品的開發及後續監測
      • 從Hatch-Waxman 法案看原廠藥與學名藥
      • 便宜不是沒好貨
      • 「逾專利保護藥」在台灣衍生的諸多問題
      • 原廠藥不該永享特權
      • 參與藥政管理上的轉型正義,與有榮焉
      • 別再讓子孫繼續當冤大頭
  • PART III 翻轉醫藥觀念 破解健保迷思
    • 第五章 醫藥分業,病人也有知的權利
      • 小心!醫病關係攤販化……
      • 藥與身體的實際互動,藥師最懂
      • 國外的醫藥分業之路
      • 走調的台灣醫藥分業
      • 醫藥分業的髮夾彎
    • 第六章 從以藥養醫到永續健保
      • 處方箋為什麼這麼重要?
      • 倒退嚕的藥政措施
      • 犧牲民眾用藥安全,只為數字漂亮?
      • 藥師合理調劑量是尚方寶劍
      • 日本做到了,台灣在幹嘛?
      • 狗咬尾巴瞎忙的政府
      • 健保藥品不合理的給付方式
      • 野蠻施政,健保藥價迷思一籮筐
      • Price、Pricing 大不同
      • 三項建議救健保
  • PART IV 台灣的醫藥教育與高齡未來
    • 第七章 入世的藥學人
      • 從驕驕女到入世的知識份子
      • 生命科學中的人文素養
      • 欣賞薩伊德的宏觀、入世
      • 逆水行舟,堅持人本藥學
      • 生命科學應是科學與人文的對話
      • 全人教育,藥師一定要走入民間
      • 六年藥學教育學制的迷
      • 社會藥學的具體實踐
    • 第八章 邁向高齡社會的醫病新思維
      • 善用社區資源,利己利人創造多贏
      • SARS 帶來的啟示─社區價值不可漠視
      • 長照及轉診可有明天?
      • 一個人的老後樂活,醫療照護的7-11 在哪裡?
      • 醫療體系不患寡而患不均
      • 慢性照護落後日、韓一大截
      • 邁入高齡社會,小眾醫療環境準備好了
    • 第九章 專業不投降
      • 報派新藥的迷思
      • Ph.D. 重新體會生命科學的人文意涵
      • 專業不投降的社會實踐
      • 「全民用藥教育」計畫教育銀髮族
      • 拒絕用人民的身體拚經濟
      •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 讓「藥師智慧媽咪」守護大家的KISS 照護圈
  • 致謝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