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融合班的理念與實務

出版日期
2004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02655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是一本教學手冊,而不只是教科書,它告訴你如何在國小融合班執行教學工作,它教你什麼是融合教育,如何擬定整學期的教學計畫,如何設計小組教學、主題教學、合作小組教學及角落教學以符合異質性高的團體之學習需求,並且告訴你國小學生需要什麼樣的學習環境整本書有很多表格及撰寫教案的例子,這些實例都是在竹師實小的融合班試驗過,證明可行者。它除了用於班上普通生人數是特殊生人數的兩倍的情境(如竹師實小融合班),更適用於班上只有一、兩位特殊學生,甚至全班都是普通生的一般普通班級之情境。
  • 作者簡介
  • 作者序
  • 第一章 融合教育緒論
    • 一、融合教育之歷史淵源
    • 二、了解融合教育
    • 三、美國學習障礙學生融合至普通班之面面觀
    • 四、台灣融合教育實施的現況
  • 第二章 適性教育模式介紹
    • 一、竹師寶小融合教育模式介紹
    • 二、竹師實小融合班之理念與特色
    • 三、參觀過竹師實小融合式班級者之看法
    • 四、以融合班為實驗對象之研究
    • 五、結論與建議
  • 第三章 作息的安排
    • 一、作息安排的原則
    • 二、作息安排的重點
    • 三、作息和教學領域結合
    • 四、作息表與教室日誌的結合
  • 第四章 融合班之環境管理
    • 一、環境安排的原則
    • 二、安排適合的學習環境
    • 三、教室空間的安排及布置
  • 第五章 融合班之班級經營
    • 一、自我計畫表(self-schedule sheet)
    • 二、角落學習計畫板(self-scheduling board)
    • 三、實施自我管理系統
    • 四、融合式班級之管理原則
    • 五、分組
    • 六、班級氣氛
    • 七、融合班班級經營範例
  • 第六章 融合班之行為管理
    • 一、為何學生無法參與學習
    • 二、行為分析
    • 三、行為管理原則
  • 第七章 融合班之師資管理的
    • 一、融合班教師之必備技巧
    • 二、教師分工合作
    • 三、增進教師間合作的策略
    • 四、教師如何協助普通班中的特殊學生
    • 五、融合班教師的特質
    • 六、提供一成功的融合經驗
  • 第八章 特殊教育哲學
    • 一、特殊生學習的內容
    • 二、將特殊生學習內容融入普通作息及活動
    • 三、重度感官及多重障礙學生之融合
  • 第九章 融合班的課程設計
    • 一、課程設計原則
    • 二、增進普通班中特殊學生參與課程的原則
    • 三、課程設計之特色
  • 第十章 如何在異質性高的團體中執行教學
    • 一、異質性團體的優點
    • 二、異質性團體中之教學歷程…
    • 三、異質性團體教學常用的策略
  • 第十一章 融合班常用之教學策略
    • 一、教學流程
    • 二、教學策略
    • 三、教學實錄
    • 四、教學困境
  • 第十二章 教導獨立學習的技巧
    • 一、作筆記
    • 二、增進課文理解之策略
    • 三、閱讀理解策略
    • 四、寫
    • 五、圖示法(graphic organizer)
    • 六、製作學習指可
    • 七、製作主題網
    • 八、人事地PEP(person、event、place)閱讀策略
    • 九、閱讀前準備策略(pre-reading strategy)
    • 十、提供學生回饋
    • 十一、主題報告
  • 第十三章 增進融合班普通與特殊生之互動
    • 一、增進互動之策略
    • 二、教師如何增進學生間的互動
  • 第十四章 主題教學
    • 一、訂定主題
    • 二、主題網的建構
    • 三、主題教學策略
    • 四、課程統整:各科教學如何統整在同一個主題之下
    • 五、各科單元教學計畫
  • 第十五章 全語言教學
    • 一、全語言教學的原則
    • 二、全語言教學的步驟
    • 三、測試閱讀的理解
  • 第十六章 合作學習在融合班之應用
    • 一、合作學習的重要性
    • 二、合作學習的要素
    • 三、合作學習與傳統教學比較
    • 四、合作學習與競爭、個別學習之比較
    • 五、合作學習的優點
    • 六、如何組成合作小組
    • 七、合作學習課程範例
    • 八、合作學習之評估
  • 第十七章 角落教學
    • 一、角落的設置
    • 二、角落設立須知
    • 三、角落計畫
    • 四、角落教學與個別化教育方案
  • 第十八章 活動式教學
    • 一、活動本位教學之定義
    • 二、活動式教學的流程
    • 三、活動式教學範例
    • 四、將特殊生目標融入活動流程
    • 五、將特殊生目標融入主題教學活動
  • 第十九章 課程與教學調整
    • 一、教學調整的必要性
    • 二、是否需要做課程調整
    • 三、教學調整是否足夠
    • 四、課程調整的原則
    • 五、教學調整的方式
    • 六、課程調整的質與量
    • 七、針對個人所做的調整
  • 第二十章 各科教學調整
    • 一、語文科之調整
    • 二、數學科之調整
    • 三、自然科之調整
    • 四、社會科之調整
    • 五、音樂科之調整
  • 第二十一章 學習罩之調整
    • 一、學習單之類型
    • 二、編選學習單之策略
  • 第二十二章 作業調整
  • 第二十三章 家長對教學調整之看法
    • 一、期初問卷結果
    • 二、期末問卷結果
  • 第二十四章 如何在融合班執行特殊生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 一、發展及擬定特殊學生的個別化教育方案
    • 二、執行個別化教育方案的過程
    • 三、如何執行小組中每位特殊生的個別化教育計畫
  • 第二十五章 評量與評鑑
    • 一、評量的意義
    • 二、評量的目的
    • 三、多層次評量
    • 四、評量的種類
    • 五、如何評量特殊生
  • 第二十六章 與父母溝通
    • 一、家長參與
    • 二、與家長溝通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