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集體勞工法:理論與實務
作者
:
出版日期
:
2017/09/10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789571193366
集體勞工法是一個具有豐富的內涵,但卻又極具爭議性的法域。可以說,它是具有某種程度的「政治法」。集體勞工法的領域中擁有三個法規範者,分別是立法者、司法者及團體協約自治當事人,各司制定法律、形成個案見解及訂定團體協約之責任。相較於他國,我國的勞動三法形式上的完備並不遑多讓。但實質上並未具體落實所謂的國家中立原則、協商與爭議對等原則、禁止過度原則等重要的集體勞工法的原理原則。此實有待於修正中的勞動三法加以矯正過來。
-
PART1 基礎理論
-
第一章 勞工法之意義、體系及規範任務
-
第一節 意義、目的及法源
-
第二節 體系
-
第三節 勞工法的規範任務及規範體系
-
-
第二章 集體勞工法之誕生
-
第一節 台灣
-
第二節 德國
-
-
-
PART2 集體勞工法
-
第三章 團結權之基礎理論
-
第一節 集體基本權之內涵
-
第二節 團結權之概念
-
第三節 憲法第14條為法律基礎?第15條?或第22條之剩餘權限?
-
第四節 團結權之主體
-
第五節 團結體之成立要件
-
第六節 團結體之功能
-
-
第四章 團結權之內涵
-
第一節 積極的團結權
-
第二節 消極的團結權
-
第三節 集體的團結權
-
第四節 團結自由基本權之保障
-
-
第五章 團體協商權之內涵
-
第一節 概論
-
第二節 團體協約自治
-
第三節 國家中立原則
-
第四節 台灣勞工法令違反國家中立原則之檢討
-
第五節 台灣修正後新勞動三法違反國家中立原則之檢視
-
第六節 團體協約法之相關問題
-
-
第六章 勞資爭議之內涵
-
第一節 概說(爭議行為合法之理由)
-
第二節 勞資爭議與團體協約自治
-
第三節 爭議行為中的各種風險
-
第四節 爭議對等原則
-
第五節 爭議行為之限制
-
第六節 爭議行為之種類
-
第七節 合法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
-
第八節 非法爭議行為之法律效果
-
第九節 勞資爭議之仲裁
-
-
第七章 勞工參與法制之內涵
-
第一節 概說
-
第二節 勞工參與之理論基礎及指導原則
-
第三節 勞工參與之合憲性問題
-
第四節 勞工參與之型態
-
第五節 企業層次之勞工參與
-
第六節 台灣勞工董事之法律問題
-
-
- 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