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 自序
- 凡例
- 內容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禮論
-
一、禮的定義及要規範的對象
-
二、禮的具體形式包括詳盡的制度、儀式節文
-
三、制禮的遠因—基礎條件
-
四、制禮的近因—現實社會條件
-
五、禮的規範功能與目的—他律的道德觀
-
六、制定禮儀型式的原則與實踐的心理原則
-
七、禮的創智者與沿革
-
八、結語
-
附論:從〈樂記〉談禮、樂的關係
-
-
第二章、〈大學〉的道德哲學思想
-
第一節、〈大學〉所指涉之學習對象
-
第二節、道德是為政的根本
-
第三節、天命明德的人性觀
-
第四節、道盛德至善的自我實現
-
結語、對於〈大學〉道德哲學思想的評論
-
附論:孔子「從周」與「為政以德」的再省思
-
-
第三章、〈中庸〉道德哲學思想
-
第一節、以「道」為核心的道德思想
-
第二節、論天人關係的思想
-
結語、對於〈中庸道德哲學思想的評論〉
-
附錄:〈中庸〉十六、十八、十九章解析
-
-
第四章、〈學記〉的教育思想
-
第一節、教育的目的
-
第二節、學校制度與學校傳統
-
第三節、課程與教材
-
第四節、教師的養成與學生的特質
-
第五節、怎樣教
-
第六節、如何學
-
第七節、視導制度
-
結語
-
附論一:談《禮記》中所提到的視學制度
-
附論二:論《呂氏春秋》的民眾教育與菁英教育思想
-
-
第五章、〈樂記〉的音樂教育思想
-
第一節、音樂的起源及聲、音、樂的定義
-
第二節、樂的特質、目的及功能
-
第三節、樂教的理論基礎
-
第四節、樂教的實踐
-
結語
-
附論一:論孔、孟、荀的音樂教育思想
-
附論二:論《呂氏春秋》的音樂教育思想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