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族群問題; 少數族群; 泰國
- 目次
- 表次
- 圖次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緣起
-
第二節 基本文獻分析
-
一、關於泰國南部馬來穆斯林的研究文獻
-
二、關於泰國北部高山民族的研究文獻
-
-
第三節 本書的觀點
-
一、族裔國族主義:以族裔為基礎的國族建構
-
二、敵人的創造:國族共同體的重要他者
-
三、少數族群政治中的權力與反抗
-
-
第四節 本書的內容
-
-
第二章 泰國東北寮族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寮族移入呵叻高原的歷史發展
-
第三節 伊森地域認同的建構基礎:從「寮族區域」到「伊森地域」
-
一、「伊森」地蹋的形成:遲羅對寮族區塌的行改整合
-
二、泰國族政治下的伊森居民:從「寮族」變成「伊森泰族」
-
-
第四節 伊森認同的建構與展現
-
一、伊森認同的驅動力:泰族社會的文化偏見與負面意象
-
二、伊森地域的族裔認同分裂
-
三、族群意識的覺醒:伊森文化的維護與復興
-
-
第五節 伊森地域認同的政治展現
-
第六節 結語
-
-
第三章 泰國吉蔑族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泰國吉蔑族的歷史背景
-
第三節 國族主義政治中的吉蔑族:「我們都是泰族」
-
第四節 作為異己:冷戰體制下的泰國吉蔑族( 1949-1988)
-
一、戰後泰國對東埔寨的認知轉向:從「反殖戰友」到「安全戚脅」
-
二、泰國吉蔑族認同的建構: 隱形的少數
-
-
第五節 冷戰後的泰國吉蔑族: 族裔認同的追尋
-
一、泰東關係的轉變:從「安全戚脅」變成「合作夥伴」
-
二、泰國吉蔑族認同之變遷:文化復興運動的崛起
-
-
第六節 結語
-
-
第四章 馬來穆斯林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泰國馬來穆斯林的歷史背景:北大年王國與暹羅的歷史關係
-
第三節 泰族國家對馬來穆斯林的整合及其反抗
-
一、「泰南區域」的形成: 暹羅對北大年王國的兼併及行政整合
-
二、泰國族政治下的馬來穆斯林: 從「馬來人」變成「南部泰族」
-
-
第四節 馬來意識的展現:從馬來國族主義到泰南分離主義運動
-
一、北大年地區馬來國族主義的興起
-
二、泰南分離主義運動的興起與發展
-
-
第五節 泰南衝突的再起及其可行的解決之道
-
一、泰南衝突再起:政治鬥爭下的馬來穆斯林問題
-
二、自治: 解決泰國「南」題的可行之道
-
-
第六節 結語
-
-
第五章 高山民族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泰族國家一高山民族」關係的原型:「 勐」 vs 「森林」的空間對立
-
第三節 泰國族政治下的高山民族: 從「森林住民」到「山民」
-
一、暹羅對蘭那地區的兼併與行政整合
-
二、泰國族建構與少數民族的創造:「泰族」 和「非泰族」的區隔
-
三、高山民族的標籤化:「山民」論述的發明
-
-
第四節 泰族國家對高山民族施展霸權的途徑
-
一、土地控制:森林空間的領土化
-
二、人口控制:人口調查與高山民族的身份問題
-
-
第五節 高山民族對泰族國家霸權的反抗
-
一、從「山民」到「原住民」:高山民族身份認同的爭取
-
二、高山民族的「知識起義」 : 地方生態知識的重現
-
-
第六節 結語
-
-
第六章 華人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華人移入泰國的歷史背景
-
第三節 當代泰國華人政治認同的變遷:從「祖國一中國」到「祖國一泰國」
-
一、泰國族主義VS中國國族主義:暹羅華人政治認同的塑造
-
二、泰、中關係之演變及其對泰國華人的影響
-
-
第四節 選舉參與:一個泰國華人政治角色的檢視途徑
-
第五節 結語
-
-
第七章 越南移民
-
第一節 前言
-
第二節 越南人移入泰國的歷史過程
-
一、阿瑜陀耶時期
-
二、曼谷王朝初期
-
三、拉瑪四世時期
-
四、19世紀末至20世紀前期
-
-
第三節 冷戰體制下的泰國越南人: 反共地緣政治的他者
-
第四節 從「難民」變「國民」: 冷戰後泰國政府對越南移民的政策轉向
-
第五節 結語
-
- 第八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