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夏夏
高雄鳳山人。
著有小說《末日前的啤酒》、《狗說》、《煮海》、《一千年動物園》。詩集《小女兒》、《鬧彆扭》及《一五一時》詩選集、《氣味詩》詩選集。 戲劇編導作品《大海呀大海》、《小森林馬戲團》、《煮海的人》以及戲劇聽覺作品《契訶夫聽覺計畫》。
邱承漢
辭去臺北銀行工作,回到高雄鹽埕將外婆起家厝改建為「?捌旅居」,因為對土地與旅行的熱愛,過著返鄉但持續流浪的雙重生活。
陳育萱
小說家,也寫散文和詩歌,居高雄,在高雄中學擔任燃火種的人。著有《不測之人》。
楊晴惠
落腳打狗鹽埕,熱衷於尋找歷史碎片拼出一片片的拼圖,近年主要專注在尋找鹽埕身世和台灣的海洋史故事。出沒各大音樂祭演唱會,相信音樂可以拯救世界。鉛字中毒、宅屬性。
楊貽茜
高雄鳳山人。德國慕尼黑音樂暨表演藝術大學最高演奏文憑畢業。2005年長篇小說《純律》獲皇冠百萬小說首獎,觀眾票選第一名。兩度獲得優良電影劇本獎。2012年國藝會創作補助及亞洲文化交流協會(ACC)2014年度獎助計畫。自編自導的電影「寶米恰恰」,得到金馬獎五項提名,並獲得台北電影節最佳剪接、編劇及最佳劇情長片獎。
蔡文騫
高雄人,喜歡聽故事,喜歡老時光,出版散文集《午後的病房課》。
黃琬雯
日本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
現任元智大學藝術與設計學系助理教授,東京大學生產技術研究所今井研─海外研究員。
專長為設計方法論、住居類型學、世界傳統聚落與民居之調查與研究、藝術與文化產業、設計史專題。近年致力於藝術與設計浸潤社區、土耳其世界遺產城市Bergama之研究。編譯書籍有《東京論》、《同居台北》、《SUEP. Book2:末光弘和+末光陽子設計理論》。
郭彥麟
業餘文字勞動者,喜好觀察,可見與不可見。當隱喻乍現時,如地圖自隱形墨水中浮現,私藏了某種未得卻已得的滿足。與插畫家郭紋秀合著繪本《刺蝟》。
方尹萍
2012年回國設立Adamas Architecture & Design 方尹萍建築設計,並兼任過實踐大學建築設計學系兼任講師。立志推動生活美學與自然環境共生之理念。喜愛天然素材及自然環境,同時運用身心靈角度傳遞療癒性特質的作品精神。
曾任伊東豊雄建築設計事務所,大矩聯合建築師事務所,中村拓志&NAP建築設計事務所等公司,擔任國際專案窗口與設計師。
【插畫】
薛裊兒
現為自由插畫工作者,從事平面設計與個人插畫商品開發、插畫教學。
擅長手繪平面創作,作品特色為將鳥類比擬成人,動物、大自然,幻想情境、故事性插畫。喜歡彈吉他,時常邊畫畫邊唱歌。
【攝影】
盧昱瑞
高雄人,在高雄從事影像紀錄及視覺藝術創作等工作,偶爾積極投入文化資產保存議題。
- 推薦序 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局長 施國隆
- 推薦序 高雄市市長 陳菊
- 推薦序 高雄市政府文化局局長 史哲
- 作者介紹
-
第一部|為什麼要保留一座眷村?
-
從新村到新城夏夏
-
以住代護。人才基地文化局
-
最安靜的意義陳育萱
-
尋親記- 黃埔新村的空間基因黃琬雯
-
家的容器- 生活的記憶方尹萍
-
構築,家的想像邱承漢
-
-
第二部|新與舊的交替‧共存「專訪老住戶與新住戶」
-
從迷霧到破曉 楊晴惠
-
生活‧延續‧戲木作 楊晴惠
-
風吹不進來的 郭彥麟
-
點一窩營火 郭彥麟
-
找回的人 蔡文騫
-
眷永時光 蔡文騫
-
牛肉麵情緣 楊貽茜
-
它改變了很多,但我對它有更多期待 楊貽茜
-
-
第三部|用實際居住,守護眷村
-
那就這樣慢下去吧 夏夏
-
替誰劈開錯節 陳育萱
-
在他鄉相逢 夏夏
-
紅門有夢書作舟 陳育萱
-
城市自造 夏夏
-
一針一線編織出的文化 夏夏
-
換取自己的時光屋 陳育萱
-
用細細的時光勾勒一個家 夏夏
-
共築創意改造基地 夏夏
-
動手打造一個家 夏夏
-
共藝術合作社 夏夏
-
寫在之後,或之前 夏夏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