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重新校訂
重新排版
最完整無刪減版本
新增4篇紀念夏先生的文章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論述了中國自五四運動至六十年代初小說的發展;他致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夏志清語),並深入探求文學的內在道德情操。也是憑著這一股精神,夏教授以過人的識見,對許多現代小說家重新評價;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他「發掘」了不少當時並未受論者注意的作家,如張愛玲和錢鍾書等。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學術地位,歷久不衰。本書之英文版初刊於1961年,中文翻譯本於1979年出版後,隨即成為港台大專院校中文系師生案頭必備的參考書。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印行之版本,增收王德威教授〈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文及劉紹銘教授的新序。2013年底,夏先生離世,本社特邀劉教授相助,對本書進行全面勘誤和訂正,並收入緬懷夏先生的文字數篇,推出《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以茲紀念。
重新排版
最完整無刪減版本
新增4篇紀念夏先生的文章
《中國現代小說史》是夏志清教授名著A History of Mordern Chinese Fiction的中文譯本。在中國現代小說的研究上,本書可謂具有里程碑意義的經典之作。夏教授以其融貫中西的學識,論述了中國自五四運動至六十年代初小說的發展;他致力於「優美作品之發現和評審」(夏志清語),並深入探求文學的內在道德情操。也是憑著這一股精神,夏教授以過人的識見,對許多現代小說家重新評價;其中最為人所稱道的,便是他「發掘」了不少當時並未受論者注意的作家,如張愛玲和錢鍾書等。
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的學術地位,歷久不衰。本書之英文版初刊於1961年,中文翻譯本於1979年出版後,隨即成為港台大專院校中文系師生案頭必備的參考書。2001年由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印行之版本,增收王德威教授〈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一文及劉紹銘教授的新序。2013年底,夏先生離世,本社特邀劉教授相助,對本書進行全面勘誤和訂正,並收入緬懷夏先生的文字數篇,推出《中國現代小說史》新版,以茲紀念。
夏志清教授(1921-2013)是在中國小說研究上舉足輕重的人物。他獨樹一幟的見解,影響了東西方漢學界近50年來中國小說的研究方向和發展面貌。其經典著作有A History of Modern Chinese Fiction和The Classic Chinese Novel,其他以中、英文發表的評論及論文集等也甚多。夏教授1969年起出任哥倫比亞大學東方語言文化系中文教授,2006年當選為台灣中央研究院院士。2013年12月29日辭世。
- 出版人的話
- 一介布衣:紀念夏志清先生
- 2015 年再版序
- 2001 年版序
- 作者中譯本序
- 重讀夏志清教授《中國現代小說史》
-
第1編 初期(1917–1927)
-
第1章 文學革命
-
第2章 魯迅(1881–1936)
-
第3章 文學研究會及其他
-
第4章 創造社
-
-
第2編 成長的十年(1928–1937)
-
第5章 三十年代的左派作家和獨立作家
-
第6章 茅盾(1896–)
-
第7章 老舍(1899–1966)
-
第8章 沈從文(1902–)
-
第9章 張天翼(1906–)
-
第10章 巴金(1904–)
-
第11章 第一個階段的共產小說
-
第12章 吳組緗(1908–)
-
-
第3編 抗戰期間及勝利以後(1937–1957)
-
第13章 抗戰期間及勝利以後的中國文學
-
第14章 資深作家
-
第15章 張愛玲(1921–)
-
第16章 錢鍾書(1910–)
-
第17章 師陀
-
第18章 第二個階段的共產小說
-
第19章 結論
-
-
附錄
-
附錄1 現代中國文學感時憂國的精神
-
附錄2 姜貴的兩部小說
-
附錄3 經典之作─夏志清著《中國現代小說史》中譯本引言
-
附錄4 名世與傳世
-
附錄5 Remembering Professor C. T. Hsia
-
- 附註
- 參考書目
- 索引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6669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