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農民工的興起,是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最具影響力的社會變革之一。本書與以往的農民工研究不同,作者基於對其群體分化與差異的認識,打破將之視為鐵板一塊的研究取向,不止停留在對女性工廠經驗的關注上,而是進一步從性別的角度分別探討男工與女工在工廠內外的生活,並且檢視他們在城鄉遷徙過程中性別身份與家庭身份的變化。作者對農民工生活處境進行了深入的民族誌研究。他們的故事,揭示了個體所體驗的緊張與憂戚,承載著家庭渴望改變命運的訴求和努力,也透視出社會轉型和結構變遷中深層次的矛盾。
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社會工作與社會政策系講師。她於2011年在香港中文大學社會學系獲得博士學位。研究興趣集中於性別研究、遷移、家庭與社會政策,並作為訪問學者到英國牛津大學交流,多次參與中國大陸、香港、韓國和美國的學術會議。曾獲得2011年香港中文大學青年學人論文獎、LeeWongLaiLinScholarshipforSociologicalStudiesofFamily&GenderIssues、GlobalScholarshipProgrammeforResearchExcellence—CNOOCGrantsfor2008–09等獎項。
- 序 言(蔡玉萍)
- 致 謝
-
第一章 導 論
-
1.1 城鄉遷移中的性別、家庭與代際
-
1.2 性別不平等在城鄉遷移中的複製
-
1.3 「男性盲視」與等級化的男性氣質
-
1.4 分析框架:社會性別結構與遷移中的性別身份
-
1.5 調查地點與田野工作
-
1.6 本書章節概覽
-
-
第二章 男性˙ 農民˙ 工:三重結構下的男性氣質
-
2.1 父權制下的中國農村
-
2.1.1 對農村男性的期待與評價
-
2.1.2 經濟生活與性別分工
-
-
2.2 離開農村:現實困境與性別化的選擇
-
2.2.1 貧困導致的不同困境
-
2.2.2 城市的吸引
-
2.2.3 選擇中的性別期待
-
-
2.3 從農村到城市:身份的轉變
-
2.3.1 農村男性的城市初體驗
-
2.3.2 勞動力市場的競爭
-
-
2.4 工廠等級結構與體驗
-
2.4.1 工作場所的等級結構
-
2.4.2 男性農民工的工廠體驗
-
-
-
第三章 渴望與嘗試:農民工男性氣質的重構
-
3.1 向上流動的努力
-
3.1.1 性別化的晉升態度
-
3.1.2 晉升空間與機制
-
3.1.3 男性農民工的回應
-
-
3.2 重返勞動力市場
-
3.2.1 群體內部的多樣性
-
3.2.2 胡慶的跳槽經歷
-
3.2.3 議價能力與考量因素
-
-
3.3 疏離與回歸:主動又無奈的選擇
-
3.3.1 疏離:打工生活之於男性
-
3.3.2 空間與身份的回歸
-
-
3.4 工作之外的實踐
-
3.4.1 關係重要
-
3.4.2 賭博:另一種「博」
-
-
-
第四章 平衡不平衡:已婚女性農民工的家庭與遷移
-
4.1 女性在當代農村的處境
-
4.1.1 夏萍:女兒的命運
-
4.1.2 締結婚姻
-
4.1.3 多重身份:妻子、母親和兒媳
-
-
4.2 遷移:性別秩序的延續還是反抗?
-
4.2.1 遷移歷程的中斷
-
4.2.2 外出:反抗的手段
-
4.2.3 從屬性遷移:性別秩序的延續
-
-
4.3 遷移對女性家庭地位的影響
-
4.3.1 遷移帶來的改變
-
4.3.2 男性的回應
-
4.3.3 改變中的不變
-
-
4.4 已婚女性農民工的工廠體驗
-
4.4.1 工廠等級的最底層
-
4.4.2 晉升之於女性
-
4.4.3 女性在工作場所的應對
-
-
4.5 母親的兩難:從外出到返鄉
-
-
第五章 從傳統走向現代:新生代農民工的婚戀實踐
-
5.1 中國農村的婚姻制度與實踐
-
5.1.1 婚姻法及其實施
-
5.1.2 婚姻實踐與父母的干預
-
-
5.2 新生代農民工在城市的愛情經歷
-
5.2.1 滋生愛情的土壤
-
5.2.2 消費與愛情生活
-
5.2.3 婚前性行為的出現與影響
-
-
5.3 農民工愛情經歷對於婚戀模式的影響
-
5.3.1 愛情與婚姻的距離
-
5.3.2 挑戰傳統婚戀模式
-
-
-
第六章 重新發現日常:多元、變化與建構
-
6.1 農民工群體的多元呈現
-
6.2 男性氣質與性別關係的再思考
-
- 附 錄
- 參考文獻
- 出版地 : 香港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978.962996/599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