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寫作之目的,在於探討儒家傳統與中國歷史思維之複雜關係。全書共分三部,第一部共二章,分論中國歷史思維的核心概念──「時間」,與中國歷史寫作中史論所發揮的作用。第二部包括四章,析論儒家歷史思維方法、運用及其歷史敘事,並以宋儒及朱子歷史觀為中心,分析傳統中國儒家歷史解釋的理論內涵及其相關問題。第三部則以二十世紀儒家學者錢穆(賓四,1895-1990)史學為中心,論述傳統中國歷史思維的現代轉化,及錢賓四史學中所呈現的儒家價值觀。本書的結論則綜論儒家思想與傳統中國歷史思維,指出其中所呈現的人文精神之特質。
-
序
-
推薦序 「創新能力」與活化教學 陳登武
-
主編序 通識教育為知識觸角的再延伸 陳昭珍
-
主編序 通識素養為決勝關鍵之所在 劉傳璽
-
-
藝術與美感
-
1.「藝術鑑賞與視覺文化」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趙惠玲
-
2.「歌劇大師經典作品賞析」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羅基敏
-
3.「藝術鑑賞」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林仁傑
-
4.以同理心詮釋故事:「臺灣小說選讀」課程的教學相長 林淑慧
-
-
哲學思維與道德推理
-
5.「多元視野的道德判斷」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李琪明
-
6.通識課程的全球在地化與演變——以「全球化與社會關懷」課為例 左乙萱
-
-
公民素養與社會探究
-
7.媒體素養教育之課程設計與理念實踐 陳炳宏
-
8.一門以社會運動為主軸的行動課程——多元性別認同 陳素秋
-
9.成為一個現代公民——「臺灣流行文化」核心通識課程的實踐與反思 莊佳穎
-
-
歷史與文化
-
10.以生為度,如是我做——報導文學與紀錄片 范宜如
-
11.「臺灣文史與城市發展」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黃玫瑄
-
-
數學與科學思維
-
12.「邏輯思考與應用」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王銀國
-
13.「數學思維的發展與應用」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蘇意雯
-
-
科學與生命
-
14.「環境倫理與永續發展」核心通識課程理念與實踐 張子超
-
15.從繪本遇見科學——我的另類海洋通識課程 葉孟宛
-
16.探索自然的奧秘 楊恩生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