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詩話與宋詩宋調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110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宋人於唐詩之後,追求新變,致力自得。或學唐拓唐,或會通化成,或盡心創意造語,或標榜深遠精巧。於是在唐詩繁榮之後,發展出陌生而獨到之宋詩特色,蔚為「詩分唐宋」之文學事實。平議唐宋詩之爭,持文學語言新探清初宗唐詩話;強調新巧深遠,自成一家,以評價清初宗宋詩學、《甌北詩話》、《石洲詩話》、《昭昧詹言》,而唐宋詩之異同顯然可見,宋詩宋調之風格特色昭然若揭。日本京都學派有「唐宋變革」論、「宋代近世」說,以及「宋清千年一脈」論。持以觀桐城詩學、同光詩派、乃至於五四詩學、臺灣現代詩,一切文學大多「近宋詩,而遠唐詩」。本書後半,援引清初臺灣海洋詩賦、日本江戶時代之漢詩詩話,從傳播接受之視角作論證,要皆遠離唐詩唐音,而接近宋詩宋調之本色風格。

學術專攻為《春秋》、《左傳》、《史記》、秦漢古文、唐宋詩、詩話學。已出版《左傳之文學價值》、《春秋書法與左傳學史》等《春秋》學論著九種;《宋詩之新變與代雄》、《創意造語與宋詩特色》、《印刷傳媒與宋詩特色》等宋詩論著十二種。《詩人玉屑與宋代詩學》、《苕溪漁隱叢話與宋代詩學典範》等詩話論著三種。合著《唐詩三百首鑑賞》、主編《古文觀止鑑賞》。提倡實用中文、致力創意研發,開拓中國敘事傳統之研究。發表論文三百餘篇,主編論文集二十餘種,主編學術期刊三種。

  • 自序
  • 第一章 緒論
    • 一 學唐變唐與唐音宋調
    • 二 「唐宋變革」論與宋詩宋調
    • 三 清代詩話、海洋詩賦、江戶漢詩與唐宋詩之爭
    • 四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清初宗唐詩話與唐宋詩之爭 — 以「宋詩得失論」為考察重點
    • 第一節 學唐變唐與唐音宋調之形成
      • 一 學古通變與自成一家
      • 二 宋詩體派與學唐變唐
      • 三 宋明詩學與唐音宋調之消長
    • 第二節 從文學語言新探清初宗唐詩話
      • 一 清初詩話與唐宋詩之爭
      • 二 文學語言與清初宗唐詩話
    • 第三節 結語
  • 第三章 清初尊宋詩學與唐宋詩之異同
    • 第一節 唐音宋調與唐宋詩之爭
    • 第二節 清初宋詩學之議題與特色
      • 一 標榜新變之風格
      • 二 辨析唐宋之異同
      • 三 強調宋詩之本色
    • 第三節 結語
  • 第四章 趙翼《甌北詩話》論蘇、黃與宋詩 — 以蘇軾、黃庭堅詩為討論核心
    • 第一節 趙翼詩風與宋詩宋調
    • 第二節 評價蘇軾、黃庭堅詩之優劣
      • 一 稱揚蘇軾之人格與風格
      • 二 批判黃庭堅詩之得失
    • 第三節 標榜宋調之風格特質
      • 一 因難見巧
      • 二 詩家能新
      • 三 破體為詩
      • 四 文字遊戲
    • 第四節 結語
  • 第五章 翁方綱《石洲詩話》祧蘇、祖黃與宗宋 — 以蘇軾、黃庭堅詩為核心
    • 第一節 《石洲詩話》與宋代詩學
    • 第二節 《石洲詩話》論蘇軾、黃庭堅
      • 一 推崇蘇軾之品格與詩風
      • 二 評騭黃庭堅詩之造詣
    • 第三節 《石洲詩話》說宋詩特色
      • 一 凸顯宋詩之特色
      • 二 揭示唐宋詩之異同
    • 第四節 結語
  • 第六章 方東樹《昭昧詹言》論創意造語 — 兼論宋詩之獨創性與陌生化
    • 第一節 唐宋詩之爭與清初詩學之大凡
    • 第二節 《昭昧詹言》論創意與造語
      • 一 論避熟脫凡與作者面目
      • 二 論宋詩之變異與言意之創造性
      • 三 論宋詩之命意深遠與造語清新
    • 第三節 結語
  • 第七章 海洋詩賦與海洋性格 — 明末清初之臺灣文學
    • 第一節 海洋文化與海洋文學
    • 第二節 明末清初詠海詩賦與海洋文學
      • 一 海洋冒險
      • 二 海上征戰
    • 第三節 結語
  • 第八章 詩情畫意與清初臺灣之海洋詩賦
    • 第一節 《全臺詩》、《全臺賦》與臺灣古典文學
    • 第二節 清初臺灣之海洋詩賦與海洋書寫
      • 一 海洋風景
      • 二 海洋圖畫
      • 三 海洋詩情
      • 四 海洋之生態與傳說
    • 第三節 結語
  • 第九章 清初臺灣海洋詩與宋調特徵
    • 第一節 唐音宋調與清初海洋的創作路線
      • 一 清初之海洋詩歌與唐音宋調
      • 二 清初海洋詩之創作路線
    • 第二節 清初海洋詩風與宋調趨向
      • 一 同題競作
      • 二 以俗為雅
      • 三 以文為詩
      • 四 以賦為詩
    • 第三節 結語
  • 第十章 海上書籍之路與日本之圖書傳播 — 兼論五山、江戶時代之日本詩學
    • 第一節 漢籍之輸入回傳與日宋文化交流
      • 一 海上書籍之路:從明州杭州到長崎博多
      • 二 寫本宋刊本之輸入與和刻本之刊行
      • 三 從入宋僧看日宋文化交流
    • 第二節 圖書之傳媒效應與日本詩學
      • 一 圖書監控,看詳禁毀
      • 二 文藝創作講究法度,詩話詩格提倡技巧
      • 三 學術風尚之轉變:日本詩話師法宋詩宋調
    • 第三節 結語
  • 第十一章 結論
  • 附錄一 唐代讀詩詩與閱讀接受
    • 第一節 著述之繁盛與唐代讀書詩之興起
    • 第二節 唐代讀詩詩與文學批評
      • 一 對李白、杜甫人格與風格之品評
      • 二 韓愈、白居易之閱讀審美與張籍、孟郊、賈島詩之評價
      • 三 閱讀韓愈、杜牧、李賀、薛能、齊己、顧況、方干詩與晚唐詩風
    • 第三節 結語
  • 附錄二 辛棄疾詠物詩與唐宋詩之流變
    • 第一節 辛棄疾詠物詩與「稼軒體」
    • 第二節 辛棄疾詠物詩與唐音、宋調
      • 一 唐詩唐音與宋詩宋調
      • 二 托物寫志與比興傳統
      • 三 同題共作與超勝意識
      • 四 不犯正位與發散思維
      • 五 結語
  • 附錄三 胡適的古典詩學述評
    • 一 讀詩作詩的習性,選詩論詩的旂向
    • 二 古典詩學的理念,文學革命的圖騰
      • (一)進化的觀點、創新的追求
      • (二)解放的詩體,通俗的風格
      • (三)寫實的旨趣,活潑的語言
    • 三 形式主義的詩觀,通俗文學的詩論
    • 四 結語
  • 徵引文獻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