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單周堯教授,經學小學名家,任教香港大學、能仁專上學院逾四十載,貢獻殊多。先生性情溫厚,仁義待人,君子風範,人所稱道。適值先生七秩華誕,門人有感師恩,敬具文章,以為先生壽。
本書所收文字,均由單周堯教授門下弟子與再傳弟子撰寫。論文涉及經學、史學、故訓詮釋、出土文獻、語言文學諸等領域,共三十篇,凡三十萬字。詩書易左,史記楚辭,儒道墨者之學,俱有所述;至於說文甲骨,音聲方言,韻文駢儷,亦為探尋。單門弟子研究範疇之廣,可見一斑,而書中所列單教授之著作目錄,亦可窺視周堯先生深湛之學養也。
本書所收文字,均由單周堯教授門下弟子與再傳弟子撰寫。論文涉及經學、史學、故訓詮釋、出土文獻、語言文學諸等領域,共三十篇,凡三十萬字。詩書易左,史記楚辭,儒道墨者之學,俱有所述;至於說文甲骨,音聲方言,韻文駢儷,亦為探尋。單門弟子研究範疇之廣,可見一斑,而書中所列單教授之著作目錄,亦可窺視周堯先生深湛之學養也。
李雄溪
廣東新會人,一九六四年二月生,香港大學中文系哲學博士。一九九一年加入嶺南大學中文系。在研究和教學之外,曾擔任語言中心副主任、中文系系主任、學生輔導長、協理副校長。研究興趣為文字學、經學和漢語語言學。曾出席超過六十個國際學術研討會,並宣讀論文。出版包括五本專書,以及數十篇學術論文。
- 序言 李雄溪、郭鵬飛、許子濱
- 單周堯教授簡歷 謝向榮
- 單周堯教授論著目錄 謝向榮
-
經史
-
「君子是則是傚」解 莊文龍
-
俞樾釋〈秦風.小戎〉「蒙伐有苑」析評 劉玉國
-
高葆光《詩經新評價》小析 蕭欣浩
-
從《尚書釋義》到《尚書集釋》—屈萬里先生尚書研究初探 留金騰
-
《周易》「有孚」為「有保」說補識—兼述「孚」之語源問題 謝向榮
-
《左傳》「遇」字初論(附「逢」) 劉文強
-
論馬宗璉《春秋左傳補注》對杜《注》的梳理與考辨 李洛旻
-
也談《左傳》「作爰田」—以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為討論中心 許子濱
-
讀俞樾《論語平議》札記五則 郭鵬飛
-
從《論語集注補正述疏》看簡朝亮的經權思想 曾漢棠
-
《真誥》中的許謐 文英玲
-
-
文字訓詁
-
「帝」字本義平議 王嘉儀
-
論《說文》從「匕」得聲之字 何 添
-
《說文》「會意」研究淺議 宗靜航
-
《晏子春秋.內篇問上》第十八章「遺」字考異 李詠健
-
朱駿聲《離騷補注》述評 李雄溪
-
讀俞樾《諸子平議.墨子》記 蔡挺
-
-
出土文獻
-
〈金縢〉字詞考釋及「周公居東」故事的再探討 黃湛
-
清華簡六所見鄭國初期史事探微 陳沛銘
-
敦煌寫本《孔子家語》殘卷校讀補識 蕭敬偉
-
-
漢語及方言
-
甲骨卜辭祭祀動詞句三賓語研究—運用當代句法理論研究祭祀動詞後名詞性成份的歸屬問題 謝春玲
-
從語言角度探討《孔叢子》首六卷「成書於戰國後期至秦代」的說法 潘漢芳
-
《史記》反映漢初社會變革的幾組新詞 曾志雄
-
《英華分韻撮要》異讀舉隅 陳以信
-
閩南區方言表「一」的「蜀」及其相關問題 郭必之
-
繁體漢字難學否?—從三多三難談起 老志鈞
-
香港粵語脫落聲母n-和ŋ-小議 譚志明
-
港式中文「非常」用法初探 馬世豪
-
-
古典文學批評與教學
-
常見文言韻文教材舉隅略論 馬顯慈
-
從《國朝駢體正宗》及《國朝駢體正宗續編》的異同看清代駢文的發展 胡家晉
-
-
感言
-
才德兼重 人師楷模—敬賀恩師單周堯教授七秩華誕 謝向榮
-
〈《尚書校釋譯論》管窺〉讀後感言 黃湛
-
-
附錄
-
單周堯教授相關評述目錄 謝向榮
-
編者簡介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