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解脫的智慧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563692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序言
  • 第一篇:誰綁住你
    • 1.解脫的前提
    • 2.去縛還需繫縛人
    • 3.繫縛人的衍化
    • 4.終極的困境
    • 5.脫困需要智慧
  • 第二篇:解脫是怎麼一回事
    • 1.無繫縛狀態
    • 2.痛苦煩惱的總消除
    • 3.在境中起作用
    • 4.沒有最後的極境
    • 5.直到生死了結
  • 第三篇:解脫的智慧從那裏來
    • 1.智慧的特徵
    • 2.稟靈時就局部內具
    • 3.自我強學和歷事促發
    • 4.關鍵處有外力協助
    • 5.不斷調適精進
  • 第四篇:不同文化系統的解脫進路
    • 1.現存三大文化系統
    • 2.創造觀型文化重在成神
    • 3.緣起觀型文化為了體證佛
    • 4.氣化觀型文化歸結於依仁合道
    • 5.終極關懷的現時意義較量
  • 第五篇:相關智慧發用在那些地方
    • 1.應時切事
    • 2.包山包海無所不可
    • 3.列一張清單
    • 4.從檢核中突進
    • 5.錯失可以從新出發
  • 第六篇:終極的了生脫死如何可能
    • 1.問題的起點
    • 2.真正的終極難以想像
    • 3.相對終極的可能性
    • 4.生的有意義和死的有價值
    • 5.自我負責到底
  • 第七篇:克服死亡的憂慮
    • 1.一般憂慮死亡的狀況
    • 2.樂觀的人又在反諷死亡毋須憂慮
    • 3.遺忘和轉移是最便捷方法
    • 4.靈性修行可以長久撐持
    • 5.最好靠意義治療再向上一路
  • 第八篇:消除靈異妨生的恐懼
    • 1.靈異的存在
    • 2.會妨生的靈異舉隅
    • 3.相敬兩安和無求自高
    • 4.修鍊以便護體
    • 5.杜絕終究在練才全身
  • 第九篇:怎樣因應功名的引誘
    • 1.未了義
    • 2.功名和才藝的分際
    • 3.有權力的陷阱
    • 4.變調難和
    • 5.必要時放它過去
  • 第十篇:對待錢財的方式
    • 1.最低需求
    • 2.多了的弊病
    • 3.施捨終非菩提道
    • 4.社會福利還有別的辦法
    • 5.清貧且高貴的過活
  • 第十一篇:愛欲的煩惱如何了卻
    • 1.愛欲是生物本能
    • 2.制約在社會和經濟學定律
    • 3.纏綿悱惻到幾時
    • 4.被愛欲捆綁的後果
    • 5.了卻的途徑
  • 第十二篇:解開親情的困局
    • 1.世人都在迷親情
    • 2.親情的糾葛
    • 3.經常縹緲有如雲霓
    • 4.放不下的仍得自行擔去
    • 5.不再執著才能解脫
  • 第十三篇:另類塵世急迫感的應對
    • 1.緣何急迫
    • 2.中西不同調
    • 3.西式的塵世急迫感
    • 4.相關急迫感的後遺症
    • 5.應對在淡化原罪觀
  • 第十四篇:撥除靈療的迷霧
    • 1.從靈異到靈療
    • 2.靈療的系統差別
    • 3.靈療和權力的糾纏
    • 4.療效的問題
    • 5.迷霧終須掃除
  • 第十五篇:搬開全球化的絆腳石
    • 1.地球在發燒
    • 2.騎虎難下和盲目跟隨
    • 3.能趨疲前的掙扎
    • 4.解脫的全面障礙化
    • 5.搬開絆腳石的最近期待
  • 第十六篇:生態災難是最新的解除對象
    • 1.人定勝天狂想曲
    • 2.後遺症頻傳的警訊
    • 3.靈界可能的介入仲裁
    • 4.亡羊補牢不如源頭禁絕
    • 5.遠離災難好解脫
  • 第十七篇:知識增加時的態度
    • 1.有知和無知的差異
    • 2.分辨那一系的知識大有關係
    • 3.知識增加的可能狀態
    • 4.用知識傲人的盲點
    • 5.轉解脫的關鍵
  • 第十八篇:倫理道德的跨世承擔
    • 1.直通解脫路
    • 2.重點在跨世承擔
    • 3.不能跨世承擔的後果
    • 4.修正的新取向
    • 5.零負嘗試
  • 第十九篇:昇華美感為解脫生命的另一蘄向
    • 1.美感也要來軋一腳
    • 2.真善美比一比
    • 3.藝術和文學化的人生
    • 4.底定於意象和事件的技藝
    • 5.從昇華美感到生命解脫
  • 第二十篇:解脫後的解脫智慧
    • 1.回看解脫路
    • 2.解脫了還要解脫
    • 3.無盡期的原因
    • 4.想像解脫再解脫的樣貌
    • 5.增上智慧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