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透過考究江戶以降的日本思想和哲學中的儒學元素,揭示其倫理學潛力和議題。書中主要談及了日本著名思想家山崎闇齋、荻生徂徠、大西祝、西田幾多郎、柳田國男、和辻哲郎等人的論述,檢視他們如何創造富有儒學色彩的日本倫理觀。另外,透過與中國、朝鮮等東亞儒學傳統作比較研究,本書也試圖進一步建構「東亞倫理學」的研究論域。
從東亞倫理學之發展的角度看,本書有三個重要的貢獻:其一在於揭示日本「倫理」、「倫理思想」及「倫理學」之中的儒家傳統是以何種面貌出現。其二是日本學者如何思考並發展倫理思想,使其成為具有西方意義的「學」。其三是東亞世界仍然需要倫理學的建構,所謂倫理學即是對倫理思想產生懷疑,並經過理性的不斷追究,所產生的普遍性學問。
從東亞倫理學之發展的角度看,本書有三個重要的貢獻:其一在於揭示日本「倫理」、「倫理思想」及「倫理學」之中的儒家傳統是以何種面貌出現。其二是日本學者如何思考並發展倫理思想,使其成為具有西方意義的「學」。其三是東亞世界仍然需要倫理學的建構,所謂倫理學即是對倫理思想產生懷疑,並經過理性的不斷追究,所產生的普遍性學問。
蔡振豐
1962年生,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現任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以魏晉玄學及儒、釋、道三家思想為主要研究領域,兼及東亞儒學研究。曾擔任《臺大佛學研究》主編;《臺大文史哲學報》、《東亞文明研究通訊》、《臺灣東亞文明研究》執行編輯;臺灣大學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東亞文明研究叢書」、「東亞文明研究資料叢刊」、「東亞儒學研究叢書」執行主編。主要著作有《王弼的言意理論與玄學方法》、《魏晉名士與玄學清談》、《魏晉佛學格義問題的考察:以道安為中心的研究》、《朝鮮儒者丁若鏞的四書學》;編著有《東亞朱子學的詮釋與發展》、《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等。
林永強
東京大學大學院綜合文化研究科特任副教授,研究興趣主要圍繞近代日本哲學。近年參與英文日本哲學專刊The 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The State University of New York Press)和英文日本哲學叢書Tetsugaku Companions to Japanese Philosophy(Springer)的編輯工作。著作包括:《東亞傳統與現代哲學中的自我與個人》(蔡振豐和張政遠合編)、《東亞視野下的日本哲學:傳統、現代與轉化》、《日本哲??多?性?21世紀?新???話?????》、Frontiers of Japanese Philosophy 4: Facing the 21st Century(以上皆與張政遠合編)等。
- 導 論 蔡振豐
-
從東亞視域論德川日本儒者的倫理學立場 黃俊傑
-
引 言
-
一、「功效倫理學」視野中的「功業」優先論
-
二、「功效倫理學」視野中儒家的「仁」與「道」
-
三、德川實學思想脈絡中的功效倫理學及其問題
-
結 語
-
-
國體與身體之間:朝鮮與德川的「禮」、「法」比較 張崑將
-
前 言
-
一、「以禮入法」與「以法入禮」
-
二、「禮」、「法」衝突事件的比較
-
結 語
-
-
山崎闇齋論仁 John Allen Tucker
-
前 言
-
一、親切與禪公案
-
二、山崎闇齋與《仁說問答》
-
三、山崎闇齋的〈仁說問答序〉
-
四、「求仁」和「欲仁」
-
五、當代意義
-
-
荻生徂徠的「鬼神」觀及其倫理學性格 蔡振豐
-
前 言
-
一、朱子鬼神論的二氣感應觀
-
二、徂徠鬼神論的宗教社會觀
-
三、徂徠論點的倫理學性格
-
結 語
-
-
不可磨滅的儒教:大西祝的儒教觀 志野 好伸
-
一、明治時期儒教的地位
-
二、大西祝的東西兼修
-
三、大西祝對儒教的運用
-
-
西田幾多郎與儒家倫理:以「誠」為軸心 林永強
-
西田幾多郎與儒家:一個不可否定的連繫
-
一、「誠」:西田幾多郎與儒家
-
二、西田幾多郎與儒家的「誠」
-
三、從「誠」到西田倫理學
-
四、「誠」、西田倫理學與倫理學
-
結 語
-
-
柳田國男思想對倫理學的啟示 張政遠
-
一、引言:倫理與倫理學
-
二、柳田國男的倫理學
-
結 語
-
-
近代日本哲學中的江戶儒學倫理觀:以和辻哲郎的日本倫理思想史為例 廖欽彬
-
前 言
-
一、和辻倫理學的架構
-
二、倫理學與日本倫理思想
-
三、江戶儒學倫理觀的形成及其意義
-
結 語
-
-
和辻哲郎的思想根基:「型態」與「流動」 賴住 光子
-
一、「型態」思想的成立
-
二、「型態」思想的發展
-
- 人名索引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789863502173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