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共收錄文章十九篇,分為四部分:第一部分為澳門教育史,包括澳門的特種文獻、早期新式中文教育及近期特殊教育法例等方面的專題;第二部分為教育人物專題,包括范禮安、布朗、陳垣、梁披雲等,均為中國教育史上重要而尚待深入探究的人物;第三部分為歷史教育的專題,包括傳統至現代的歷史教育的不同課題,也涉及新式歷史教科書、歷史課程與鄉土歷史教材的方面的探索;第四部分是對中國歷史上一些較特殊的個案加以分析,尤為本書的精粹所在。書名為「振葉尋根」,是開宗明義地說明學術研究必須從根本處著手,亦即對原始資料的閱讀和研習為起點,在閱讀中發現問題,從而開展相關的研究。同時,各個課題必須從大處著眼,從小處入手,並重視研究的價值。實事求是,不作空論。
-
澳門教育史
-
外文文獻與澳門教育史研究
-
《馬禮遜教育會年度報告》的史料價值:以馬禮遜學堂為例
-
馬禮遜學堂的中國語文教育:與傳統教學方法的比較
-
Recent Development of Special Education Law in Macau
-
-
教育人物專題
-
范禮安與澳門聖保祿學院
-
陳垣與中西交通史研究的開拓──兼論張星烺教授的貢獻
-
Samuel Brown and the first moden school in China,1839-1847
-
梁披雲先生的教育事業──高等教育篇
-
-
歷史教育
-
《資治通鑑》的編篡及其現代意義
-
清末民初的歷史教育:以新式教科書為中心
-
香港回歸前後中國歷史科的變化
-
變革中的澳門歷史教育
-
澳門小學教育歷史課題的分析與評說
-
豬仔貿易與澳門──澳門鄉土歷史讀書札記
-
-
歷史研究
-
《史記》載孔安國「蚤卒」為錯簡考
-
從〈馮道傳〉看五代政權之文官通朝現象
-
何忠禮《宋代政治史》述評
-
南洋兄弟的管理之敗
-
開拓口述歷史的界限:以自述式書面材料為例
-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