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他還活著:澳華文壇掠影‧第一集

出版日期
2010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221584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這本集子是認識被稱為「第三文化空間」的澳華文學的重要書寫。同時這些文章也是一流的散文、抒情小品、報告文學。
奉讀何與懷的《他還活著:澳華文壇掠影》,我愛不釋手……如果每個國家都有一些像何與懷那樣的學人/作家,我們的世界華人文化/文學將更受到應有的重視與承認。
──台北元智大學國際語文中心主任 王潤華教授
何先生的著作大多不是我們經常見到的那種學究式的研究成果……在閱讀過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何先生的文字間流淌著的溫暖的人文情懷。他善於從瞭解、理解等多層面去感受作家的內心世界,他對於有成就的作家、文化人,似乎都懷有一種敬重之情……
──重慶西南大學 蔣登科教授
與懷兄的著作是適時的。雖然他寫的只是澳華文壇的「掠影」,而不是「全貌」,但仍能使讀者感到澳華文學的深度和廣度。何況,在書末,還附有鳥瞰性的文章:〈追尋新大陸「」崛起軌跡〉,此文為深入研究澳華文學提供了一些線索,也是一種點面結合的做法。
──上海復旦大學博士生導師 吳中傑教授
在一個大多數人只關心自己的時代,在一個文人比文多的海外,將大量的時間精力花在別人的作品上面,而且敢說敢評,可能我孤陋寡聞,我想說,何博士是澳新兩地的第一人。
──新西蘭奧克蘭梅西大學 艾斯講師
何博士最能打動人的,應是他既有一種追尋式的對於自我人生的執著,還有一份給予性的熱情和仁慈。正如他的真誠表白:「薪傳和弘揚中華文化永遠是世界各地華夏子孫義不容辭、或者說自然而然的職責,也是一種宿命。」這種理想姿態、倫理精神所凝聚的情懷,讓我們更加深切地理解到在海外、在異國他邦總會有那麼多的華人依然在承傳自身文化的薪火,以及自覺地尋找文學、人生與世界的樸素的真理。
──廈門華僑大學 莊偉傑教授
    • 《他還活著:澳華文壇掠影》序/王潤華
    • 走出大洋洲──序何與懷《澳華文壇掠影》/吳中傑
    • 聆聽真的聲音/艾斯
  • 輯一
    • 詩風人格高度一致的許耀林
    • 汪洋灑落的旅程──莊偉傑其人其詩其文解讀
    • 曉聲識器,真知灼見──從冰夫先生的詩作談到他的詩評
    • 他還活著,而且……
    • 海那邊,海這邊……──解讀胡仄佳
    • 看穿他?還是看穿自己?──一部都市女性的「愛情聖經」
    • 新嘗試,新突破──談曾凡小說《麻將島》
  • 輯二
    • 悠然一卷坐花叢── 祝賀趙大鈍老師新編《聽雨樓詩草》隆重出版
    • 老夫百歲尚清吟──彭永滔兄其人其詩欣賞
    • 知難而進:讚嘆與期望──《南瀛新聲》序
    • 《梁小萍奧林匹亞回文史詩書法藝術塔型系列》序
    • 俠骨文心,孤懷統覽──淺談梁羽生博士的人生與成就
  • 輯三
    • 生公,我對您說……
    • 丹心一片付詩聲──悼念黃雍廉會長
    • 辛教授,請一路走好
    • 英年早逝,壯志未酬──沉痛悼念畢恭
    • 她去了,一片紫色的煙霧……──悼念郁風老太太
    • 一卷浮雲行海外,春風長煦萬邦人──紀念前輩詩人學者劉渭平教授
  • 附錄
    • 看來不僅僅是辯論世界華文文學的問題──也談陳賢茂教授的〈也談〉
    • 關於華文文學的幾個問題
    • 追尋「新大陸」崛起軌跡──為深入研究澳華文學提供一些線索
    • 打造多元文化中一線新風景──澳華作家何與懷及其文化生活素描/莊偉傑
    • 一見之緣與長久之誼/蔣登科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