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在本書中,我們首先也將像考古學家一樣,對復古派作一些清理復原工作,對它的真實面目做出比較全面準確的描述。然後,我們將力求站在宏觀的高度,將明代復古運動放到明代文學思潮以致整個中國古代文學思潮發展史的廣闊背景中進行考察。
-
第十一章後七子的文學理論
-
一、古典詩歌審美特徵論
-
二、古典詩歌體裁論
-
三、古典詩歌發展史論
-
四、古典詩歌創作論:意與法
-
五、關於王世貞的晚年定論問題
-
-
第十二章復古運動第二次高潮的詩文創作
-
一、李攀龍
-
二、謝榛
-
三、宗臣
-
四、梁有譽、徐中行、吳國倫
-
五、王世貞(附王世懋)
-
六、汪道昆
-
-
第十三章浪漫文學思潮興起的歷史條件及其發展過程
-
一、浪漫文學思潮興起的歷史條件
-
1.萬曆中期的政治鬥爭與社會現實
-
2.理學的二重性、理學對文學的影響的複雜性及左派王學和異端思想與浪漫文學思潮的關係
-
-
二、浪漫文學思潮的先驅
-
三、浪漫文學思潮的盛行與公安派等
-
四、浪漫文學思潮的蛻變與竟凌派等
-
-
第十四章浪漫文學思潮的美學理想與藝術風尚
-
一、否定現實
-
二、張大自我一一第一個層次:重情
-
三、張大自我一一第二個層次:追求主體精神的絕對獨立
-
四、以意役象
-
五、以意役法
-
-
第十五章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及發展過程
-
一、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興起的歷史條件
-
1.明末社會現實
-
2.東林學源、蕺山學派與明末士大夫學風和心態的變化
-
-
二、復社
-
三、幾社
-
-
第十六章復古運動第三次高潮的文學理論與詩文創作
-
一、繼承前後七子、重倡復古主義
-
二、重雅正
-
三、重情菜和體裁法度
-
四、陳子龍
-
五、夏完淳
-
六、徐孚遠、張煌言
-
-
結語
-
一、復古派與明代社會
-
二、復古派與明代文學思潮
-
三、復古派與古典審美理想和古典詩歌的發展變遷
-
四、關於文學思潮史研究的斷想
-
- 附錄:主要引用參考書目
- 後記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