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地區大學生對假藉宗教名義進行性犯罪的認知之調查研究

出版日期
201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934357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灣地區假藉宗教名義性犯罪逐年增加,本研究調查男女大學生對於假藉宗教名義性犯罪的認知與差異,提供高等教育的通識宗教課程參考,增進學生預防受害知能。

以2012年日間部大學生792,645人作母群,用多層抽樣(stratified sampling)
進行正式樣本選取,經抽樣統計程式計算,信心度水平設定95%,誤差設於±3%,得正式樣本數1066人。
研究問卷設計,主要以2007~2012年宗教性犯罪案進行分析,劃分出:「受害原因」、「加害原因」、「假藉宗教的名詞」、「預防能力」、「房中術宗教化」、「性與宗教」六大類題。再經由質性問卷訪談、專家意見、預測、立意採樣施測並訪談等四次的修正,形成48個問題的正式問卷,以七分格作答,受測者個人基本宗教認知背景5題。
研究結果發現,台灣高等教育普及與男女平權,形成男女大學對假藉宗教名義性犯罪的認知無顯著差別,69%無宗教信仰(faith)的需求,受測者對此議題普遍缺乏認知,而55%相信華人的風水說。雖然,有80%以上極為不認同透過性交的宗教行為處理任何生活及健康上的難題,對宗教與宗教專業人士,也抱持高道德期待,但卻有50%以上存有巫術性格,遇上無法解決的困難時,會求助於民間算命、改運、求神問卜等數術信仰(belive)。

台灣地區大學生對假藉宗教名義性犯罪議題的通識課程有高度需求,同時也認為這類宗教課程很重要。本研究建議課程應以宗教價值與性道德的認知作為核心,並且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聯結,教學的目標則是建立在以宗教信念(faith)為基礎,培養學生面對困境的思考,和解決問題的方法之價值取捨。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問題
    • 第二節 研究的重要性
      • 壹、思考靈性健康與層出不窮的宗教性犯罪
      • 貳、釐清性與宗教相關議題的避諱及迷惑
      • 參、探究巫術、性行為與宗教信仰之關係
      • 肆、提供預防宗教性侵的性與宗教議題教育參考與關懷
    • 第三節 文獻分析
      • 壹、性與宗教的信仰發展
      • 貳、國內於性與宗教議題探討
    • 第四節 研究的假設與設計
      • 壹、研究假設
      • 貳、研究設計
      • 參、名詞界定
  • 第二章 研究方法
    • 第一節 研究對象
      • 壹、質性訪談問卷研究對象
      • 貳、意見調查問卷研究預測對象
    • 第二節 抽樣方法
    • 第三節 研究工具
      • 壹、研究工具設計
      • 貳 研究工具形成
    • 第四節 實施程式
      • 壹、抽樣與行政聯繫
      • 貳、調查研究問卷施測
    • 第五節 資料處理與分析
      • 壹、基本資料統計與分析
      • 貳、意見調查統計分析
  • 第三章 研究結果
    • 第一節 百分差分配比例統計法
    • 第二節 常態分配直方圖判別法
    • 第三節 卡方分配檢測法
      • 壹、基本資料試算結果
      • 貳、卡方檢定法試算
      • 參、卡方分配檢測男女大學生的認知差異顯著
  • 第四章 討論與建議
    • 第一節 研究討論
    • 第二節 研究建議
  • 參考文獻
  • 附錄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