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台灣超人氣犯罪心理學家親身觀察、動人記敘, 犯罪邊緣的曖昧、扭曲之心,以及機微難解的人性! 犯意只在一念之間!為什麼他有罪、我無罪? 銀髮犯罪人、男大生妨礙性自主…… 各種法律邊緣的人倫故事,在善惡之間每個人都有苦衷。 受刑人、受害者與家屬們的命運交纏, 我們該如何看待犯罪以前、贖罪之後的罪與罰、抉擇與原諒? ◆關於在柵欄後老去…… 每一個銀髮犯罪人,都是一本縱貫生命的敘事書。 坐牢就像是生命中最後的蓋棺論定,徹底否定了高齡初犯一生的努力與付出。更殘酷的是,時間並不會站在他們那邊,隨著收監期間的持續,這些高齡初犯要面對老死在監獄中,或是無法出監參與至親好友離世的緬懷過程。這些心理上與人際上的剝奪,才是高齡初犯心中難以承受的重擊。 ◆關於那些與性別有關的事…… 性犯罪除了對被害者的身體帶來傷害外,對於被害者的心理更是形成難以復原的貶低與自責,加上來自社會炎涼的責備被害者歸因,讓性犯罪成為最接近惡魔,也最接近人性極惡的重大犯罪。 沒有人希望自己深陷犯罪漩渦,也極力避免自己變成犯罪被害人,努力「明哲保身」。這種心態反過來就變成責備被害者,成為壓垮被害者最重的那根稻草:「妳一定是沒有做好自我防備……難怪妳會遇害!」聽起來似乎是關心提醒,但每句話其實都是嚴厲責備、情緒勒索,讓被害者陷入自我苛責、自我毀棄的漩渦中。 ◆關於「我回來了!」如果人生可以重開機…… 事實就是,現行的矯正制度下,幾乎所有受刑人都會回歸社會,成為更生人,重新成為社會的一份子! 對你來說,與其知道如何承接或協助更生人,你一定更想知道:更生人會不會再次犯罪?這種降級標籤讓我們在面對更生人的時候,不禁懷疑:「他以前會這樣犯罪,現在會不會呢?」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