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藥食同源,跟隨本書性味歸經、用法用量、適宜範圍、現代藥理、鑑別保存、食用禁忌六項指標,簡單掌握食物的四氣五味,自然吸收天然營養與藥效。
燉服、蒸服、煎服、沖服;
研末、碾泥、搗汁、泡製;
生吃、煮食、炒菜、涼拌;
做羹、做餅、煮粥、煲湯;
做蜜、做膏、釀酒、泡茶;
藥膳150帖,近50種吃法,
不必神農嚐百草,
讓吳中朝教授帶你進入現代《本草綱目》,
對症飲食,輕鬆滋補,簡單養身。
※內付「八種體質用藥宜忌速查」、「四季用藥宜忌速查」以及針對老人、兒童、女性、孕婦等家庭常見用藥宜忌速查。
燉服、蒸服、煎服、沖服;
研末、碾泥、搗汁、泡製;
生吃、煮食、炒菜、涼拌;
做羹、做餅、煮粥、煲湯;
做蜜、做膏、釀酒、泡茶;
藥膳150帖,近50種吃法,
不必神農嚐百草,
讓吳中朝教授帶你進入現代《本草綱目》,
對症飲食,輕鬆滋補,簡單養身。
※內付「八種體質用藥宜忌速查」、「四季用藥宜忌速查」以及針對老人、兒童、女性、孕婦等家庭常見用藥宜忌速查。
-
八種體質用藥宜忌速查
-
陽虛體質──畏寒怕冷,手腳冰涼
-
陰虛體質──身體消瘦,大便乾燥
-
氣虛體質──面色蒼白,常出虛汗
-
痰濕體質──形體肥胖,多汗且黏
-
濕熱體質──面垢油光,性情急躁
-
血瘀體質──嘴唇色紫,皮膚灰暗
-
氣鬱體質──頭痛目眩,胸脅脹痛
-
特稟體質──易打噴嚏,易得風疹
-
-
四季用藥宜忌速查
-
春季用藥宜忌
-
夏季用藥宜忌
-
秋季用藥宜忌
-
冬季用藥宜忌
-
-
體虛補氣篇
-
人參
-
西洋參
-
黨參
-
黃耆
-
山藥
-
紅棗
-
蓮藕
-
蜂蜜
-
白朮
-
黃精
-
芡實
-
甘草
-
白扁豆
-
刺五加
-
紅景天
-
-
補血養血篇
-
當歸
-
熟地黃
-
何首烏
-
紅藤
-
血餘炭
-
白芍
-
阿膠
-
桂圓肉
-
雞血藤
-
紫河車
-
-
補腎助陽篇
-
冬蟲夏草
-
鹿茸
-
杜仲
-
海參
-
麻黃
-
水蛭
-
附子
-
地龍
-
肉桂
-
桂枝
-
韭菜子
-
核桃肉
-
覆盆子
-
淫羊藿
-
巴戟天
-
狗脊
-
補骨脂
-
-
健脾和胃篇
-
山楂
-
麥芽
-
陳皮
-
雞內金
-
萊菔子
-
神曲
-
蒼朮
-
砂仁
-
-
暖胃驅寒篇
-
乾薑
-
丁香
-
小茴香
-
八角
-
花椒
-
胡椒
-
洛神花
-
山奈
-
高良薑
-
-
潤肺滋陰篇
-
麥門冬
-
百合
-
玉竹
-
黃精
-
烏梅
-
枸杞
-
五味子
-
紫蘇子
-
胖大海
-
-
補心健體篇
-
酸棗仁
-
靈芝
-
丹參
-
甘草
-
葛根
-
硃砂
-
遠志
-
天門冬
-
-
清肝明目篇
-
女貞子
-
決明子
-
白菊花
-
車前子
-
玉米鬚
-
菟絲子
-
野菊花
-
夏枯草
-
龍膽草
-
桑葉
-
-
清熱降火篇
-
金銀花
-
菊花
-
黃連
-
黃柏
-
五倍子
-
金錢草
-
黃芩
-
玄參
-
地骨皮
-
連翹
-
蘆根
-
知母
-
-
清熱涼血篇
-
生地黃
-
白茅根
-
梔子
-
丹皮
-
板藍根
-
大薊
-
小薊
-
赤芍
-
大青葉
-
紫草
-
-
潤腸通便篇
-
生大黃
-
杏仁
-
澤瀉
-
大麻仁
-
肉蓯蓉
-
番瀉葉
-
-
止咳化痰篇
-
桔梗
-
川貝母
-
半夏
-
百部
-
紫菀
-
-
活血化瘀篇
-
川芎
-
紅花
-
玫瑰花
-
桃仁
-
益母草
-
王不留行
-
穿山甲
-
五靈脂
-
生蒲黃
-
-
疏肝理氣篇
-
柴胡
-
薄荷
-
佛手
-
香附
-
青皮
-
-
安神補腦篇
-
鬱金
-
柏子仁
-
益智仁
-
石菖蒲
-
白殭蠶
-
冰片
-
-
排毒養顏篇
-
蘆薈
-
浮萍
-
茉莉花
-
銀耳
-
桑葚
-
羅漢果
-
荷葉
-
茯苓
-
蓮子
-
薏仁
-
艾葉
-
-
附錄
-
老年人用藥宜忌
-
兒童用藥宜忌
-
女性經期用藥宜忌
-
孕產哺乳期用藥宜忌
-
家庭常用補益類中成藥
-
家庭常用治療類中成藥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