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大學之理念:傳統與現代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1183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蔡元培先生說:「大學者,研究高深學問者也。」  梅貽琦先生則說:「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在知識商品化、教育市場化以及高教過度擴張的巨浪之下,  本書正是對大學精神原鄉的回歸與探求。
  進入21世紀之後,大學對人類文明的影響力與日俱增,但是,大學也面對兩項嚴峻的挑戰:一是通訊科技與全球化趨勢的迅猛發展,使各國的大學教育趨同潮流加速發展,二是世界各國大學教育市場化與知識商品化的潮流,更為加速發展。
  現代大學應如何因應21世紀的新挑戰呢?本書作者將多年來開授同一名稱之通識課程的授課稿本,撰寫成冊,全書共十四講,分為「導論」、「傳統與現代」、「實踐」、「展望」等四篇,以臺灣高等教育之現狀作為焦點,探索大學之理念及其實踐。本書並展望21世紀大學教育之願景,指出「世界的轉化」源自於「自我的轉化」。作者希望藉由重訪大學之理念,引發讀者思考因應挑戰之對策。
  • 自序
  • 【導論篇】
    • 第一講 導論:大學之理念與實踐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導論:「大學之理念」探討
      • 三、大學之「理念」與「實踐」的辯證
      • 四、大學理念與實踐發展之歷史脈絡
      • 五、結語
      • 附錄
    • 第二講 21 世紀大學教育的新挑戰與臺大精神
      • 提要
      • 一、引言
      • 二、21 世紀是全球化的時代
      • 三、21 世紀是知識經濟的新時代
      • 四、21 世紀是亞洲崛起的時代
      • 五、臺灣歷史激流中的臺大
      • 六、臺大歷史的主旋律:教育主體性的追求
      • 七、結論
      • 附錄
  • 【傳統與現代篇】
    • 第三講 傳統書院的「全人教育」與現代大學的建立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傳統書院教育的起源與發展
      • 三、書院教育的特色與核心價值
      • 四、傳統中國官學教育的發展及其特質
      • 五、海峽兩岸現代大學的建立
      • 六、結論
      • 附錄
    • 第四講 大學的發展軌跡、方向及其問題:歐美與臺灣
      • 提要
      • 一、引言
      • 二、西方近代文明的「理性化」過程:韋伯學說簡介
      • 三、從「神聖」走向「世俗」:西方大學發展的軌跡與方向
      • 四、19 世紀民族國家的形成與研究型大學的興起
      • 五、戰後的世局與大學的變化
      • 六、戰後臺灣高等教育的發展與方向
      • 七、結論
      • 附錄
    • 第五講 大學作為知識社群(一)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創造及傳播知識的動力:類型與本質
      • 三、大學的知識社群特性
      • 四、結論
      • 附錄
    • 第六講 大學作為知識社群(二)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知識社群中的師生關係
      • 三、大學社群中知識的傳遞:通識教育與教科書之政治問題
      • 四、大學師生的社會角色
      • 五、結論
      • 附錄
  • 【實踐篇】
    • 第七講 大學作為政治組織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行政體系的建立及其理論基礎
      • 三、大學行政組織之運作及其問題
      • 四、大學行政組織的本質及其分析
      • 五、結論
      • 附錄
    • 第八講 大學作為經濟組織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作為經濟組織之特質
      • 三、大學經濟資源之獲得
      • 四、大學經濟資源的分配
      • 五、結論
      • 附錄
    • 第九講 大學與政治領域之關係
      • 提 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與政治領域之關係及其本質
      • 三、「國家」介入大學事務的理論基礎
      • 四、「國家」介入大學教育之管道、程度及其問題
      • 五、結論
      • 附錄
    • 第十講 大學與經濟領域之關係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大學與產業界緊密關係之必然性
      • 三、大學與產業界關係之性質
      • 四、不穩定關係下之問題及其對治之道
      • 五、結論
      • 附錄
  • 【展望篇】
    • 第十一講 21 世紀亞洲的大學理念與大學教育:全球化時代的觀點
      • 提要
      • 一、引言
      • 二、全球化時代亞洲高等教育的新挑戰(一):霸權國家的文化成為普世價值
      • 三、亞洲地區的大學因應文化霸權挑戰的對策
      • 四、全球化時代亞洲高等教育的新挑戰(二):教育主體性的失落
      • 五、亞洲地區的大學重建教育主體性的策略
      • 六、結論
      • 附錄
    • 第十二講 21 世紀大學通識教育的新方向:生命教育的融入
      • 提要
      • 一、引言
      • 二、當前大學通識教育的挑戰
      • 三、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內容、本質及其目的
      • 四、生命教育與通識教育融合的方法
      • 五、教師自我轉化的具體方法
      • 六、結語: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的效果
      • 附錄
    • 第十三講 21 世紀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的新取向
      • 提要
      • 一、引言
      • 二、21 世紀的新趨勢與新挑戰
      • 三、21 世紀大學通識教育與生命教育融合的新方向:理論基礎與學習方法
      • 四、結論
      • 附錄
    • 第十四講 結論:21 世紀大學生如何「改變世界」
      • 提要
      • 一、引言
      • 二、21 世紀的新挑戰
      • 三、因應21 世紀新挑戰的方法:自我的轉化
      • 四、為什麼「自我的轉化」可以啟動「世界的轉化」?
      • 五、結論
      • 附錄
  • 附錄一 「一流大學」的指標與內涵
  • 附錄二 臺大通識核心課程領域的改革、挑戰及其展望
  • 附錄三 醫學教育需要何種人文精神?
  • 引用書目
  • 人名索引
  • 名詞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