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

出版日期
201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350111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所提出的「世華文學」不是「世界華文文學」的簡稱,而是一個超越語言和族群的文化概念。「臺灣文學」同樣不能以創作的語言加以界定,而必須放在世華文學的格局下討論,才能彰顯其意義。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的發展,可以追溯到上世紀八○年代。作者杜國清教授數十年來在海外致力於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的研究及推廣,於一九九六年於美國創刊《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努力將臺灣文學介紹給英語讀者,以期促進國際間對臺灣文學的了解以及從國際視野對臺灣文學的研究。《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探討臺灣文學的多項議題、介紹十多位臺灣文學史上的重要作家,並列出近二十年臺灣文學英譯的成果和動向,是對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有興趣者的研究好指南。
  本書上篇「臺灣文學」,根據《臺灣文學英譯叢刊》每集的「卷頭語」,探討臺灣文學各個側面,傳達臺灣本土文學的聲音,評論臺灣文學史觀、傳統、主體性、外譯、藝術探求、臺灣研究的國際視野等議題。下篇所提出的「世華文學」概念,與以華人中文創作為對象的「華文文學」(Sinophone literature)不同,也不是「世界華文文學」的簡稱,而是指世界上以任何語言創作的文學作品,只要作品中所呈現的文學世界或境界與「華」有關,不論作者是否華人、創作的語言是否華語,乃至讀者對象也不限於華人,都屬於「世華文學」的範疇。
  作者致力推展臺灣文學英譯多年,相信臺灣文學在世華文學中占有重要位置,其獨特性將在世界文學的花園中,燦放異彩――只有努力翻譯臺灣,才能將臺灣文學在世華文學、乃至世界文學中,綻放光芒。
  • 自序
  • 臺灣文學篇
    •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出版前言
    • 臺灣文學研究的國際視野
    • 臺灣文學與歷史
    • 臺灣本土文學的聲音與社會關懷
    • 臺灣文學與自然、環境、都市
    • 臺灣民間文學、民俗與說唱故事
    • 臺灣女性文學與兒童文學
    • 臺灣原住民文學與海洋、山林、神話和傳說
    • 臺灣文學與客家文化
    • 臺灣文學與旅遊、懷鄉、童年
    • 日治時期臺灣文學與通俗小說
    •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臺灣作家專輯
      • 一、賴和、吳濁流與臺灣文學
      • 二、翁鬧、巫永福與新感覺派
      • 三、楊熾昌與風車詩社
      • 四、日文作家龍瑛宗作品的特色
      • 五、日治時期代表性作家張文環
      • 六、殖民地臺灣作家呂赫若
      • 七、小說家與評論家葉石濤
      • 八、大河小說家鍾肇政
      • 九、五○年代臺灣作家鍾理和
      • 十、李喬的文學世界和臺灣新文化
    • 從英日翻譯的取向談臺灣文學形象
    • 從「鄉土」到「本土」﹕以土地為依歸的臺灣文學史觀──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英文版導論
    • 杜國清的詩學理論與創作觀
  • 世華文學篇
    • 如何界定「世界華文文學」
    • 「世界華文文學」的概念與探討
    • 中國與世界華文文學
    • 臺灣文學與中國文學
    • 臺灣文學與世華文學
    • 美華文學與世華文學
    • 美國華文文學概述
    • 2004 年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 2006 年美國臺灣文學研究概況
    • 臺灣文學的主體性、傳統與翻譯
    • 超越中國?翻譯臺灣!
    • 全球化與臺灣研究的國際展望
    • 臺灣文學走向世界,路有多遠?
    • 近二十年臺灣文學英譯的成果和動向
  • 附錄
    • 美麗與芳香永留人間── 臺灣文學與文化感懷
    • 《臺灣文學英譯叢刊》36 集出版目錄(1996-2015)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