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竹塹」,夙為北臺灣文化重鎮。「竹塹歷史人文藝術」全景,內容包覆豐碩,諸如文人社群及詩社活動、當代藝文及民間曲藝、書畫金石及綜合藝術、客家文化及區域地理、經學思想與地誌文史、民俗信仰及部落文化等。這些人文藝術內涵,除以其原有表現方式,各逞本色,引領風騷外,也見諸詩文與歷史的載記。作為歷史地理實體的「新竹行政區域」,因此也是藝文家揮灑創作的「人文藝術之都」。《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計輯錄二十篇海內外專家學者佳構鉅作,包括一篇專題講座與地方學座談討論實錄。除了藉竹塹文史藝術研析與討論,再現竹塹藝文的光燦歷史,發掘在地文化魅力,也透過「臺灣各區域地方學發展特色及省思」的交流與討論,作為拓展臺灣新竹區域文化文史研究的新方法與大視野。
- 主編序/陳惠齡
-
專題演講
-
華語語系臺灣與帝國間性/史書美
-
-
論文發表
-
林占梅琴詩探微/徐慧鈺
-
論張純甫「消極退守」的文化觀與修養論/游騰達
-
行吟常伴鶴,坐嘯不離琴—林占梅的琴鶴情緣/程玉凰
-
世紀末的城市魅影:論《恐怖時代》的身體裂變、幻異時空與邊緣敘事/蔣興立
-
臺灣日據期精英的跨域流動與地方/世界的新視域—以新竹風雲人物謝介石為中心/張泉
-
在逃離與回歸之間:泰雅族女作家里慕伊.阿紀的《懷鄉》/陸卓寧
-
跨時代女藝術家:從陳進的「文化身分」談起/吳桂枝
-
不器君子護邦家—黃驤雲與林占梅翁婿的儒行探析/武麗芳
-
斯土斯景:李澤藩作品中的新竹情懷/邱琳婷
-
黃錫祉的族譜文獻及其文藝活動考論/柯榮三
-
地方知識與文化傳統—從鄭用錫的經學到龍瑛宗的文學看竹塹學之「道」/黎湘萍
-
《亞細亞的孤兒》和《火山島》之比較/趙洪善
-
立足本土、放眼世界—林柏燕「四方」小說的移動書寫及其文學/文化意涵/林以衡、黃美娥
-
陳秀喜與杜潘芳格的臺灣女性詩歌書寫路向/樊洛平
-
重現一九九○年代臺灣之校園青春電影中的性別保守日本—以《藍色大門》、《九降風》、《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及《我的少女時代》為例/赤松美和子、陳允元翻譯
-
論李喬書寫中的三層家園建構/許文榮
-
臺灣漫畫的先鋒在新竹/洪德麟
-
新竹北門鄭氏家族與地方音樂戲曲活動考察/林佳儀
-
座談:臺灣各區域地方學發展特色及省思
-
二○一七年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
二○一七年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與會學者名錄
-
二○一七年第三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作人員名單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