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自然、人文與科技的共構交響: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17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780792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總計蒐錄二十四篇海內外專家學者佳構鉅作,包括兩篇專題講座與座談討論實錄,取徑地方視角,分從竹塹堡與科技城,上溯竹塹光燦人文歷史,如竹塹傳統文士及其移動紀遊、地方文史與經學傳播、義民信仰與城隍崇祀、自然地誌與族群文化、區域社會與科技產業、現當代在地作家作品、地方語言與地域教育等等展開論述,並針對竹塹與東亞文化交往現象,提出平行與影響之比較性議題,呈現新竹地方學的文化殊趣、文學脈絡與學術特色。

臺灣澎湖人。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畢業、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博士。現任國立清華大學南大校區中國語文學系專任教授。研究領域為臺灣文學、現代小說、文學理論與批評、竹塹學等。二○○五年以論文〈試析白先勇《孽子》追逐的永恆家園〉獲「賴和?──臺灣文學研究論文獎」。專著有《鄉土性.本土性.在地感──臺灣新鄉土小說書寫風貌》、《臺灣當代小說的烏托邦書寫》、《現代文學鑒賞與教學》等,並主辦第一、二屆臺灣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以及協同主持「苗栗文學地圖建置規畫專案」,編有《傳統與現代──第一屆臺灣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此外,曾發表四十餘篇論文於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近期研究則為新鄉土、台灣地方學和華文文學。

  • 縣長序◎邱鏡淳
  • 主編序◎陳惠齡
  • 專題演講
    • 竹塹堡、科技城與烏托邦:我的科幻小說創作專題演講◎張系國
    • 自然、人文與共構交想──竹塹學的建構提要與進程◎李喬
  • 論文發表
    • 魏清德島外紀遊作品勢論──以對東亞各地文明狀況的觀察和思考為中心◎朱雙一
    • 從新竹到南安──以新史料重探舉人鄭家珍生平事蹟◎詹雅能
    • 鄭用錫詩歌特色重探◎余育婷
    • 葉際唐及其詩話研究──以編纂背景及取材來源、評詩內容為討論核心◎許俊雅
    • 眾聲喧嘩──《竹塹文獻》雜誌與口述歷史◎江天健
    • 清領時期臺灣竹塹地區二鄭經學的通經與致用──兼論《靜遠堂文鈔》的文獻來源◎林保全
    • 逆寫當代愛情:李喬《情世界──回到未來》之知識與價值◎蔣淑貞
    • 英靈與時疫:義民信仰的中元之疑◎羅烈師
    • 日治時期統治者、知識份子、社會大眾對新竹城隍廟的接受與文化意識◎翁聖峰
    • 日治時期蘇維熊文藝思想的歷史考察──以《自然文學》為中心◎嶋田聰
    • 失敗的潛能:關於釣運的文學反思◎ 張重崗
    • 從徽學到竹塹學──論地域人文與時代學風的關係◎徐道彬
    • 文情與畫意──席慕蓉散文與插畫之互詮性◎林淑貞
    • 從臺灣到南洋的萬里尋妻──以默片演員鄭連捷和周清華為媒介的通俗劇探析◎許維賢
    • 凝視、再現與自我書寫:邵僴小說中的城市文本◎陳惠齡
    • 民間故事與文化記憶──論張漱菡於《當代文藝》之「小樓春雨」系列作品的發表策略與創作意涵◎王鈺婷
    • 東方矽谷──新竹科技產業發展探源◎吳淑敏
    • 新竹市公共地區的語言轉移: 1978年及2015年的比較分析◎陳淑娟、鄭宜仲
    • 漢詩文化研究對地方教育學之貢獻──以新潟縣燕市、岐阜縣高山市、臺灣新竹市為主◎森岡緣著、黃耀進譯
    • 以合作學習教學及跨國線上合作方式提昇新竹在地華語教師的專業◎劉宜君
    • 尺寸千里,蒙書新題──從傳統「地理志」書寫看《臺灣三字經》的體例與特色◎曾美雲
  • 「地方學的起點與開新」座談會紀錄◎
  • 二○一五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會議議程◎
  • 二○一五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與會學者名錄◎
  • 二○一五第二屆竹塹學國際學術研討會籌備工作人員名單◎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