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民國乃敵國也:政治文化轉型下的清遺民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9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083390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20世紀中國最重要的轉變是帝制的結束。這項改變使得中國政治、社會、經濟、文化與思想產生複雜的現象。其中,辛亥革命後的一群人物——清遺民,他們的政治認同和態度格外值得關注,是選擇舊體制、抗拒新時代新思潮的代表。這些人包括有晚清變法派的康有為、發動復辟事件的張勳、以行事「怪異」而聞名的辜鴻銘、翻譯西洋文學的林紓、影響現代中國史學的羅振玉和王國維、詞學家朱祖謀和鄭文焯,以及成為「滿洲國」總理的鄭孝胥。

本書透過遺民在民國後的活動和儀式、個人╱集體的著作書寫、政治主張和思想,還有輿論角度下檢視的形象及其變化
  • 緒論
  • 第一章 異鄉偏聚故人多:活動範圍
    • 前言
    • 第一節 京津
    • 第二節 青島
    • 第三節 上海
    • 第四節 廣東及港澳
    • 第五節 其他海內外各處
    • 小結
  • 第二章 出或處:政治抉擇及其象徵性儀式
    • 前言
    • 第一節 易代之際的生計與政治選擇
    • 第二節 衣著、曆法、髮辮等認同行為
    • 第三節 奉安、萬壽祝嘏等政治性儀式
    • 第四節 主張帝制與復辟
    • 小結
  • 第三章 文化政治:書寫中的自我認同
    • 前言
    • 第一節 《清史稿》和王朝的最後記憶
    • 第二節 《元廣東遺民錄》透露的反種族觀
    • 第三節 《碑傳集三編》的纂輯
    • 第四節 其他幾種表達認同的書寫
    • 小結
  • 第四章 重建社會秩序:政治與文化的議論
    • 前言
    • 第一節 「五代式民國」下道德的焦慮
    • 第二節 讀經書以明人倫
    • 第三節 尊孔及立國教的構想
    • 第四節 「共和」之辨
    • 小結
  • 第五章 「國故」與「遺老」:學術的挑戰及去神聖化
    • 前言
    • 第一節 亡清遺臭在人間
    • 第二節 典範轉移與史學中立
    • 第三節 「敝屣一切,還我自由」
    • 小結
  • 第六章 身體終結與記憶的開始:以王國維之死為例
    • 前言
    • 第一節 「殉清」
    • 第二節 公共輿論
    • 第三節 「文化精神所凝聚之人」
    • 小結
  • 第七章 王道樂土:情感的抵制和參與「滿洲國」
    • 前言
    • 第一節 來自赤化之憂患
    • 第二節 國家和朝廷的兩難
    • 第三節 鄭孝胥的轉向和建立烏托邦
    • 第四節 「王道」思想及其批評
    • 小結
  • 結論 追尋「現代」中國
  • 後記
  • 徵引書目
  • 附錄 清遺民基本資料表
  • 索引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