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莫拉克風災後,從屏東山上遷移到平地的部落已成為新景點,交通方便,部落聚集,走一趟部落就像文化櫥窗般展現眼前;而林邊、佳冬沿海地區除了養殖業之外,還締造了另一項驕傲:綠色能源的實踐,魚塭上加蓋太陽能光電板變成濕地,成為環境教育的最佳示範區,這條艱辛的重建之路,是許多人汗水淚水堆疊而成的。
回顧五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南台灣大災難,不僅淹沒了許多居住的土地,更吞蝕了許多人的性命,在屏東不僅山地受創嚴重,連沿海地區也傷痕累累,秀麗的山川、主要的經濟命脈一夕之間變得脆弱不堪。公私團體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心力,期盼讓這條重建路少些顛坡崎嶇,多些平坦順暢。
‧這一場災難帶給的土地創傷回顧莫拉克風災對屏東的打擊不僅在山區,也在沿海,受災面積相當大,造成山地崩落,許多人的家園崩塌,道路橋梁毀壞,政府單位結合民間團體立即投入救災、安置、救助的工作,龐大的泥沙、漂流木、死豬、魚、雞等禽畜屍體,考驗政府部門復原環境的能耐。
‧新屋有了愛就成了新家山川向來就是原住民的家,石板砌成的屋舍,偌大的庭院都僅僅只是家的一部分而已,風災後搬到平地的他們,住在一幢幢像極了渡假別墅的小木屋,美麗的房子整齊坐落在永久屋基地,他們笑稱自己住在屏東的「帝寶」,但心裡還是掛念著殘破的故鄉、甚而已不復見的家園。隨著投入產業的經營、文化的關注、部落大小事的參與,在點點滴滴中,累積了對新屋的情感,家的精神已逐漸形塑。
‧治水的思維河川的治理在這次風災中,也受到極大考驗,過去以工程面來主導河流的去向,截彎取直、堤防工程等,以人運用土地的思考來決定河床的大小,卻忽略自然的力量。讓水滯留、補助地下水,闢建濕地以分洪,順應著河流,聽聽她的聲音。
回顧五年前的莫拉克颱風,造成南台灣大災難,不僅淹沒了許多居住的土地,更吞蝕了許多人的性命,在屏東不僅山地受創嚴重,連沿海地區也傷痕累累,秀麗的山川、主要的經濟命脈一夕之間變得脆弱不堪。公私團體投入大量的物力、人力和心力,期盼讓這條重建路少些顛坡崎嶇,多些平坦順暢。
‧這一場災難帶給的土地創傷回顧莫拉克風災對屏東的打擊不僅在山區,也在沿海,受災面積相當大,造成山地崩落,許多人的家園崩塌,道路橋梁毀壞,政府單位結合民間團體立即投入救災、安置、救助的工作,龐大的泥沙、漂流木、死豬、魚、雞等禽畜屍體,考驗政府部門復原環境的能耐。
‧新屋有了愛就成了新家山川向來就是原住民的家,石板砌成的屋舍,偌大的庭院都僅僅只是家的一部分而已,風災後搬到平地的他們,住在一幢幢像極了渡假別墅的小木屋,美麗的房子整齊坐落在永久屋基地,他們笑稱自己住在屏東的「帝寶」,但心裡還是掛念著殘破的故鄉、甚而已不復見的家園。隨著投入產業的經營、文化的關注、部落大小事的參與,在點點滴滴中,累積了對新屋的情感,家的精神已逐漸形塑。
‧治水的思維河川的治理在這次風災中,也受到極大考驗,過去以工程面來主導河流的去向,截彎取直、堤防工程等,以人運用土地的思考來決定河床的大小,卻忽略自然的力量。讓水滯留、補助地下水,闢建濕地以分洪,順應著河流,聽聽她的聲音。
- 出版序 遍地綻放重建的美麗花朵曹啟鴻
-
Part 1 重建.重生
-
在莫拉克之後,屏東重建新希望
-
第一時間的救災與安置
-
加緊腳步重建家園,並兼顧部落完整性
-
產業創新在最不可能的土地上崛起
-
-
【禮納里】新部落風範
-
好茶率先拍板決定遷村
-
教堂安頓心靈也維繫部落文化
-
接待家庭文化體驗成為觀光新亮點
-
▓ 掃描禮納里認識禮納里(Rinari)部落/屏東縣執行計畫
-
▓ 走一走交通資訊/精采據點/周邊一遊
-
▓ 地圖禮納里部落
-
-
【長治百合】跨越族群六部落的新家園
-
長治百合六部落,各自維持獨立性
-
在平地耕耘傳統農作
-
說族語、編苧麻,傳承魯凱文化
-
▓ 掃描長治百合認識長治百合部落/屏東縣執行計畫
-
▓ 走一走交通資訊/精采據點/周邊一遊/原鄉景點
-
▓ 地圖長治百合部落
-
-
【吾拉魯滋】苦盡甘來的濃郁咖啡香
-
尋尋覓覓,歷經七次選址的棲身之地
-
咖啡合作社盈餘回饋部落
-
山中美聲傳唱排灣文化
-
▓ 掃描吾拉魯滋認識吾拉魯滋部落/屏東縣執行計畫
-
▓ 走一走交通資訊/精采據點/周邊一遊
-
▓ 地圖吾拉魯滋部落
-
-
【新來義】工藝美學傳揚排灣文化
-
三度啟動永久屋申請機制
-
新來義的亮點:產銷中心
-
二峰圳串連新來義與原鄉情感
-
▓ 掃描新來義認識新來義部落/屏東縣執行計畫
-
▓ 走一走交通資訊/精采據點/週邊一遊
-
▓ 地圖新來義部落
-
-
生態旅遊更顯原鄉魅力
-
阿禮族人堅持守護雙鬼湖
-
小規模永久屋成為深度旅遊嬌點
-
林木禁伐補償,獎勵保林地
-
▓ 掃描小規模永久屋認識小規模永久屋基地/屏東縣執行計畫
-
▓ 走一走交通資訊/聯絡資訊/周邊一遊
-
▓ 地圖恆春半島永久屋/台二十四線生態旅遊景點
-
-
林邊、佳冬:救災大挑戰
-
沿海鄉鎮復原是空前挑戰
-
救災挑戰:清運死豬
-
救災挑戰:清運魚塭爛泥換新沙
-
-
與水共舞:防洪治水觀念重新建構
-
改變堤防施作觀念,混泥土坡面加固加高
-
擴大河道寬度,該大就大
-
大潮洲人工湖:治水觀念變革的代表作
-
-
養水種電:搶救國土的綠色能源夢
-
配套辦法影響創新政策成敗
-
林邊光采濕地孕育再生能源的各種想像
-
淹沒的農田變身高屏溪溪流生態公園
-
-
-
Part 2 重建工作訪談紀錄
-
重建大事紀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