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先公庾後私家:宋朝賑災措施及其官民關係
本書首先整理宋人的荒政內容、今人的荒政研究新趨勢。接著依序討論訴災、檢放、蠲減、抄劄給曆、賑貸、勸分、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真德秀個案、救荒榜、民資社倉、陳訴越訴、騷動變亂等十二單元,以官民互動關係貫穿其中。核心論旨上,論及宋朝恤民仁政是內政重於外王的政治反應,因而融合舊有、新創的賑荒措施,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元明清三朝承襲之。「以官領民」與「以民輔官」是宋朝地方社會政治的兩大側面,不可偏廢其一。官府和富民之間未必是對立的,可說既互補又對立。細節討論上,本書在救荒程序、賑貸官為理索、動員民間資源、榜文訊息、民辦社倉等方面有獨特的看法。
-
緒論
-
一宋朝荒政內容
-
二研究說明
-
三論旨
-
-
第一章百姓訴災
-
一前言
-
二時限規定
-
三訴災傷狀與自訴災情
-
四地方官不聽訴災
-
五妄訴災情
-
六小結
-
-
第二章災傷檢放
-
一前言
-
二檢放流程
-
三檢放分數與待檢改種
-
四檢放不實與官員心態
-
五小結
-
-
第三章災傷蠲減與恤民仁政
-
一蠲減類別
-
二蠲減內容
-
三恤民仁政的意義
-
四小結
-
-
第四章救荒抄劄給曆
-
一前言
-
二抄劄流程:以富弼青州賑災為中心
-
三抄劄內容與對象
-
四五個面相
-
五弊端與防弊
-
六小結
-
-
第五章災傷賑貸
-
一前言
-
二官方賑貸的內容
-
三官方賑貸的歸還
-
四勸諭賑貸與官為理索
-
五小結
-
附論賑給、賑糶、賑貸的定位
-
一賑災方式多元化
-
二定位及功能
-
三三賑統計
-
-
-
第六章勸分與敷配
-
一前言
-
二鼓勵勸誘
-
三強制勸分
-
四勸分科配
-
五貧富相資
-
六小結
-
-
第七章勇於任事或持法守常
-
一強幹弱枝
-
二朝廷的態度
-
三臣僚的態度
-
四救荒與軍用的財政排擠性
-
五小結
-
-
第八章恤民與國用的對話
-
一狀況描述
-
二賑災錢米來源
-
三儒臣官僚與才吏官僚的對立
-
四憂國恤民或沽名釣譽
-
五賑災下的官民關係
-
六小結:救災恤民與資源分配
-
-
第九章民間對於救荒榜的正負反應
-
一前言
-
二富民群體的反應
-
三一般災民的反應
-
四小結
-
-
第十章民資社倉
-
一前言
-
二家資社倉
-
三眾資社倉
-
四利潤與侵佔
-
五都保填賠與義田代納
-
六小結
-
-
第十一章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
-
一前言
-
二陳訴賑災不力
-
三越訴災情
-
四擊登聞鼓院與上御史臺
-
五小結
-
-
第十二章災荒下的抗議、騷動及民變
-
一前言
-
二緩刑與嚴刑之議
-
三安撫或鎮壓的選擇
-
四災民騷動的分類
-
五小結
-
-
結束語
-
一歷史意義
-
二核心根幹
-
三紅花綠葉
-
- 參考文獻
-
附表目錄
-
表1-1:宋朝懲處地方官不聽訴災或檢放不實例舉表
-
表2-1:宋初檢放分數表
-
表2-2:宋朝二稅檢放分數簡表
-
表3-1:宋朝皇帝救荒仁政例舉表
-
表4-1:宋朝抄劄內容簡表
-
表5-1:《宋會要》〈賑貸〉內容表
-
表5-2:《宋史》〈本紀〉賑災方式統計簡表
-
表5-3:《救荒活民書》卷3賑荒方式統計表
-
表7-1:宋廷處置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
表7-2:宋朝反對擅權賑災的官員簡表
-
表7-3:宋朝地方官擅權賑災簡表
-
表8-1:嘉定八年賑災江南東路真德秀請求朝廷調撥錢糧表
-
表8-2:嘉定八年朝廷允撥江南東路賑災錢糧表
-
表8-3: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各郡賑災財源分配表
-
表8-4:南宋賑災財源舉例表
-
表8-5:嘉定八年江南東路倚閣減放稅賦表
-
表10-1:南宋民資社倉倉本簡表
-
表10-2:南宋家資型社倉倡辦人身份簡表
-
表10-3:南宋眾資型社倉倡率募資身份簡表
-
表10-4:南宋社倉表
-
表11-1:宋廷允許百姓陳訴及越訴賑災弊病例舉表
-
表12-1:《歷代名臣奏議》〈荒政〉的凶歲常起盜賊說表
-
表12-2:宋臣主張災荒盜賊輕處重懲觀點例舉表
-
表12-3:宋朝饑民抗議、騷動及民變表
-
-
附圖目錄
-
圖8-1:嘉定八年江南東路災傷輕重圖
-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