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六朝文氣論探究
六朝在中國文學批評史中是最值得注意的時期。因為累積了周秦及兩漢大量的文學創作,曹魏以後便開始對文學作一種深刻地反省與考察,而專門評論純文學的篇藉也在這時候出現,所以六朝文論可以說是中國文學批評發展的重要關鍵,當然也是後代文論的基礎、源頭。曹丕的《典論論文》,是我們探討六朝文論的首要篇章。而本文的主題--「文氣」,正是曹丕於「典論論文」中所標舉出的一個重要的文學觀念。對於曹丕的文氣說,歷來已經有許多學者加以討論,要瞭解曹丕的文氣觀點,其關鍵就在於先要正確地體認曹丕所謂氣字的涵義。
本文第一章先進行對氣字涵義的發展與演變之探察。由於文學創作的根源,必歸於作者本身,因此我們將以人身之氣為主題,再以其餘氣義為輔,相互闡明。其中是以先秦至曹魏初期的重要子書為主要資料,分成三節,略述氣字的起源、主要用法及其彼此間的傳承或異動的關係。我們期望經由此章的論述,能使我們對曹丕文氣說的來源,有一番比較完備的關照—也就是不但能明確地分辨出曹丕對於氣的觀念,究竟是源出哪一個時期,而不是出自於其他的時期,並且還能清楚地呈現那個時期的氣字之涵義,又是由哪些前期的觀點所累積、演變而成的。討論的範圍還包括有《文心雕龍》與《詩品》這兩部研究六朝文論最重要的典籍,根據這三方面的資料,「文氣論」將分成兩個層面來探究—即第二章的「作家才性論」與第三章的「作品辭性論」。並且在第三章末尾一節,更進一步去探討辭氣品鑑所以沿用人倫品鑑術語之緣由,以呈現出辭氣品鑑與才性品鑑在批評取向上的密切關連。
本文第一章先進行對氣字涵義的發展與演變之探察。由於文學創作的根源,必歸於作者本身,因此我們將以人身之氣為主題,再以其餘氣義為輔,相互闡明。其中是以先秦至曹魏初期的重要子書為主要資料,分成三節,略述氣字的起源、主要用法及其彼此間的傳承或異動的關係。我們期望經由此章的論述,能使我們對曹丕文氣說的來源,有一番比較完備的關照—也就是不但能明確地分辨出曹丕對於氣的觀念,究竟是源出哪一個時期,而不是出自於其他的時期,並且還能清楚地呈現那個時期的氣字之涵義,又是由哪些前期的觀點所累積、演變而成的。討論的範圍還包括有《文心雕龍》與《詩品》這兩部研究六朝文論最重要的典籍,根據這三方面的資料,「文氣論」將分成兩個層面來探究—即第二章的「作家才性論」與第三章的「作品辭性論」。並且在第三章末尾一節,更進一步去探討辭氣品鑑所以沿用人倫品鑑術語之緣由,以呈現出辭氣品鑑與才性品鑑在批評取向上的密切關連。
- 緒論
-
第一章 「氣」字涵義的發展與演變--以人身之「氣」為主題
-
第一節 生命之氣及其引申
-
第二節 「氣性」論的發展
-
第三節 「即形知性」觀點的提出
-
結語
-
-
第二章 文氣論的第一層涵義--作家才性論
-
第一節 簡述魏晉以前「文如其人」觀念之發展
-
第二節 曹丕的文氣說
-
第三節 文心雕龍「文之樞紐」探析
-
第四節 文心雕龍「體性」篇疏釋
-
-
第三章 文氣論的第二層涵義--作品辭氣論
-
第一節 文心雕龍的「辭氣論」
-
第二節 詩品中辭氣品鑒
-
第三節 魏晉間人物品鑒之發展與辭氣品鑒的關係
-
- 第四章 結論
- 主要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EBK1020000200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