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評點是最具民族性的中國文學批評樣式,對構建切實展現傳統文化精髓和適應民族土壤的本土文學理論,具有極重要的意義。《西廂記》評點是發展最為充分的典型例證,而清代正是其集大成時期。但學界涉足甚少,許多文獻未及整理,更無論系統研究。本書在充分厘清文獻(包括不少未披露於世者)的基礎上寫成。它精選十個最具代表性的評本為研究物件,採用縱橫交錯、點面結合的研究方式,在上編,將評點作為動態文學行為,系統揭示其流變規律,提煉其理論成果,探析其美學價值;在下編,嚴選四個批評價值甚高而學界從未關注或關注甚微的評本進行個案研究。由此對該時期的《西廂記》評點作一全方位和有深度的透視,為學界進一步認識評點提供有力説明。
-
绪 论
-
一 关于“评点”
-
二 《西厢记》评点的诞生与成长
-
-
上编 综合研究
-
第一章 清代《西厢记》评本概览
-
第一节 清代初期评本
-
第二节 清代中期评本
-
第三节 清代晚期评本
-
-
第二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评点意图
-
第一节 承载自我
-
第二节 度尽金针
-
第三节 惊世醒梦
-
第四节 厘定经典
-
第五节 重返氍毹
-
-
第三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评点方式
-
第一节 评析式
-
第二节 论定式
-
第三节 改评式
-
-
第四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理论成果
-
第一节 文体定位——从“戏曲小道” 到正统文章
-
第二节 题材认识—— “好色而不淫” 与“变而不失其正”
-
第三节 艺术解读——人物、结构、语言
-
第四节 写作研究——为文之心与行文之技
-
-
第五章 清代《西厢记》评点的美学特性
-
第一节 结构之美——体系性
-
第二节 语言之美——从感性缠绵到理性峻洁
-
第三节 思想之美——雅
-
-
-
下编 个案研究
-
第六章 《朱景昭批评西厢记》述论
-
第一节 评者生平及成书时间
-
第二节 评本的理论状况
-
-
第七章 《西厢引墨》述论
-
第一节 评本的文献状态和评者生平
-
第二节 “变而不失其正” 题材认识的思想根源
-
第三节 “与墨卷相发” 的艺术评析
-
-
第八章 《论定西厢记》述论
-
第一节 毛西河与《西厢记》
-
第二节 论定《西厢记》的主要方法
-
第三节 《论定西厢记》的主要建树
-
-
第九章 《西厢记演剧》述论
-
第一节 诸评者生平及改评分工
-
第二节 “场上戏” 的艺术魅力
-
-
结 语
-
附录一 王实甫《西厢记》汇评举隅
-
凡例
-
第四本 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
-
附录二 金圣叹《第六才子书西厢记》汇评举隅
-
凡例
-
四之四 惊梦
-
-
主要参考文献
-
- 出版地 : 中國大陸
- 語言 : 簡體中文
- DOI : 10.978.75097/77275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