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王驥德曲論研究
作者
:
出版日期
:
1992/12/01
閱讀格式
:
PDF
ISBN
:
957901924X
本文以王驥德《曲律》為主要材料,而以其散曲、雜劇、傳奇、校注、編選等作品為輔,再以其他相關論述相印証;先綜合歸納王驥德原論再予以分析批評。導論探尋王氏之前的曲論概況。從元代曲論開拓的層面才能掌握明代初、中期曲論的發展與特色,進而得知王氏論曲之動機與目的。並提出與戲曲理論相關的要素,作為觀察王氏曲論的依據。
第一章就片斷的文獻材料建立王氏傳記。第二章論述王驥德對曲的觀念,以掌握王氏論曲的態度與原則。第三章分別就散曲和劇曲而論。散曲體製短小,故所論較少;劇曲則自「齣目」、「聯套」、「賓白」、「科諢」乃至於「腳色」、「本事」、「格局」等,幾盡詳備。第四章是本於王驥德南曲必宗南方之音的主張,分析王氏的南曲音韻觀及其實際運用,並推求其著作《南詞正韻》的體例。從不得乖法的「音韻論」到重辭工的「修辭論」;再到「辭法合一論」進而達到「神品論」,依序評述王驥德論曲之語言藝術的層次。第五章說明王氏論唱者、作曲者與批評者,得知王氏所以著作《曲律》,原為提供作曲之法式與典範,而唱者、作者及評者則當求其通變,不守死法,達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境界。結論提出戲曲理論的要素,並就各章所述,說明王驥德論曲的層面及其承繼、開創及影響,以論定王氏在中國戲曲批評上的成就與地位。
第一章就片斷的文獻材料建立王氏傳記。第二章論述王驥德對曲的觀念,以掌握王氏論曲的態度與原則。第三章分別就散曲和劇曲而論。散曲體製短小,故所論較少;劇曲則自「齣目」、「聯套」、「賓白」、「科諢」乃至於「腳色」、「本事」、「格局」等,幾盡詳備。第四章是本於王驥德南曲必宗南方之音的主張,分析王氏的南曲音韻觀及其實際運用,並推求其著作《南詞正韻》的體例。從不得乖法的「音韻論」到重辭工的「修辭論」;再到「辭法合一論」進而達到「神品論」,依序評述王驥德論曲之語言藝術的層次。第五章說明王氏論唱者、作曲者與批評者,得知王氏所以著作《曲律》,原為提供作曲之法式與典範,而唱者、作者及評者則當求其通變,不守死法,達到「入乎其內,出乎其外」的境界。結論提出戲曲理論的要素,並就各章所述,說明王驥德論曲的層面及其承繼、開創及影響,以論定王氏在中國戲曲批評上的成就與地位。
- 序言
- 凡例
-
導論-曲論源流與批評體系
-
第一節 元代曲論的開拓
-
第二節 明代曲論的發展與特色
-
第三節 戲曲理論的要素
-
-
第一章 王驥德生平著作考述
-
第一節 字號與生平
-
第二節 師承友朋
-
第三節 著作考述
-
-
第二章 曲之總論
-
第一節 曲的體用與亨屯
-
第二節 曲的歷史觀
-
第三節 曲的音樂基礎
-
-
第三章 曲之體製結構論
-
第一節 論散曲之體製與風格
-
第二節 論劇曲之體製與章法格局
-
-
第四章 曲之語言藝術論
-
第一節 論南曲音韻及其實際運用
-
第二節 論修辭及其本色、當行
-
第三節 論辭法合一與神品
-
-
第五章 唱論、作者與批評論
-
第一節 唱論
-
第二節 作者論
-
第三節 批評論
-
-
結論-王驥德曲論之成就與影響
-
第一節 王驥德論曲的層面
-
第二節 王驥德曲論之承繼、開創與影響
-
- 附錄壹 王驥德年表初編
- 附錄貳 方諸館樂府輯佚目錄
- 附錄參 王驥德譜草堂詩餘十三首
- 附錄肆 王驥德新製曲名三十五章之格律
- 附錄伍 現存王驥德之刻印
- 參考書目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327/NTUPRS-957901924X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