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法律社會工作
隨著諸多社會福利法案的通過,社會工作者在司法體系中扮演的角色日益重要。本書分「法律與社會工作之基礎概論」、「科學證據的呈現、作證與倫理議題」、「法律與社會工作之實務」等三部分探討法律社會工作之理論與實務。內容包括社會工作在司法體系之歷史與角色、訴訟體系之介紹;兒童作證、專家證人、法庭訴訟、法律與專業倫理之議題;兒童虐待、兒童收出養、監護與探視權、偏差行為少年、老人虐待,以及性侵害、婚姻暴力之專業評估與報告。這是一本提供給社會工作人員、社會工作系學生在司法領域的實務工作手冊,也是提供給司法人員了解社會工作實務的入門,是一本兼具理論與實務的書籍。
-
第一篇法律與社會工作之基礎概論
-
第一章社會工作在司法體系之實務
-
第一節司法體系中的社會工作
-
第二節社會工作專業中法律的起源
-
第三節社會工作與法律的關係
-
第四節法律社會工作的實務
-
-
第二章司法體系、訴訟體系中的人員
-
第一節我國的司法體系
-
第二節訴訟體系中的人員
-
第三節相關法律名詞
-
-
第三章精神疾病與犯罪之關係
-
第一節人格疾患之類型
-
第二節人格疾患類型與犯罪之關係
-
第三節精神疾病患者的犯罪處置
-
-
-
第二篇科學證據的呈現、作證與倫理議題
-
第四章目擊證人與兒童作證
-
第一節科學證據的呈現
-
第二節目擊證人
-
第三節兒童作證
-
-
第五章法庭作證與專家證人
-
第一節社會工作人員在法庭中之作證
-
第二節社會工作人員作為專家證人
-
第三節在性侵害案件中的專家作證
-
-
第六章個案記錄及法庭評估報告
-
第一節個案記錄與服務契約
-
第二節給法庭的評估報告
-
-
第七章法律、專業倫理之衝突及兩難
-
第一節法律與專業倫理衝突之議題
-
第二節面對保障當事人之隱私及保護第三者之安全的考量
-
第三節社會工作面臨兩難倫理議題的處理
-
-
-
第三篇法律與社會工作之實務
-
第八章社會工作的臨床評估
-
第一節社會工作的知識基礎
-
第二節社會工作的臨床評估
-
-
第九章兒童虐待、疏忽、目睹家庭暴力之評估
-
第一節兒童虐待的原因及解釋理論
-
第二節兒童虐待的身心影響
-
第三節兒童虐待之評估
-
第四節評估兒童的主要照顧者及家庭功能
-
-
第十章兒童、少年、成人性侵害被害人之評估
-
第一節解釋兒童性侵害的模式
-
第二節性侵害對兒童的影響
-
第三節兒童性侵害案件的調查與評估
-
第四節兒童、少年、成人性侵害受害者之評估
-
第五節兒童及少年性剝削的評估
-
-
第十一章婚姻暴力被害人之評估
-
第一節解釋婚姻暴力的模式
-
第二節婚姻暴力對受害人之影響
-
第三節婚姻暴力的評估
-
-
第十二章性侵害、婚姻暴力、兒童虐待加害人之危險評估
-
第一節性侵害加害人之危險評估
-
第二節婚姻暴力加害人之危險評估
-
第三節兒童虐待加害人之評估
-
-
第十三章兒童及少年監護權、探視權、收出養之評估
-
第一節監護權的評估
-
第二節探視權
-
第三節家事商談
-
第四節收養與出養
-
-
第十四章少年犯罪行為之評估
-
第一節少年犯罪問題之現況
-
第二節偏差與犯罪行為與少年的身心健康
-
第三節少年犯罪之法庭評估
-
-
第十五章老人虐待與疏忽之評估
-
第一節老人虐待的原因及解釋
-
第二節老人虐待的身心影響
-
第三節老人虐待的身心評估
-
-
-
附錄
-
附錄一:社會工作師法
-
附錄二:社會工作倫理守則
-
附錄三:社會工作記錄內容撰製注意事項
-
附錄四:聯合國兒童人權公約
-
附錄五:高雄縣家庭暴力案未成年子女會面交往與交付處理程序
-
附錄六:家事事件處理辦法
-
- 參考文獻
- 名詞索引
-
圖目錄
-
圖2-1 司法院組織及行政組織系統
-
圖2-2 司法院所屬各機關
-
圖2-3 法務部所屬檢察機關
-
圖2-4 法院及地檢署外觀
-
圖2-5 刑事法庭席位圖
-
圖2-6 民事法庭席位圖
-
圖2-7 台灣高雄少年法院組織架構
-
圖2-8 少年法庭之實景
-
圖2-9 少年刑事法庭席位圖
-
圖2-10 少年保護法庭席位圖
-
圖4-1 穿衣服之偵訊輔助娃娃
-
圖4-2 有性器官之偵訊輔助娃娃
-
圖7-1 倫理判斷原則順序表
-
圖8-1 社會工作介入的焦點
-
圖10-1 Wolf 的性侵害循環模式
-
圖10-2 Finkelhor 之性侵害的四項必要條件模式
-
圖10-3 Faller 之性侵害動力模式
-
圖11-1 權力控制輪
-
圖11-2 平等輪
-
-
表目錄
-
表3-1 心神喪失的標準
-
表3-2 刑責能力判斷準則
-
表6-1 服務契約範例
-
表6-2 給法庭評估報告之範例
-
表9-1 各類型兒童虐待影響之對照表
-
表9-2 兒童虐待之危險評估
-
表10-1 兒童性侵害之創傷動力的影響
-
表10-2 兒童性侵害案件調查時須蒐集當事人的歷史資料
-
表10-3 創傷症狀檢核表
-
表11-1 婦女虐待量表
-
表11-2 對婦女心理虐待量表
-
表12-1 Groth 之強暴犯分類學
-
表12-2 Groth 對兒童強暴犯之分類
-
表12-3 台灣性罪犯靜態再犯危險評估量表
-
表12-4 三類婚暴加害人在三個向度中之差異
-
表12-5 危險評估量表
-
表12-6 危險評估量表—台灣版
-
表13-1 父母離婚對子女之影響
-
表13-2 評估監護權之詢問指引(對父母與兒童)
-
表13-3 監護權案訪視調查報告
-
表13-4 家事商談與諮商、訴訟之差異
-
表14-1 少年犯之法庭評估報告格式
-
表15-1 老人處遇的評估:議題與考量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