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心病誰沒有

作者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0796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人是一個整體,人的健康與情緒關係密不可分。積極情緒對健康有益,消極情緒會影響身心健康。

  孤僻、嫉妒、悲觀、自私、猜疑……這些現代人常見的情緒,便是引發焦慮、緊張、憂鬱、心臟病、胃潰瘍等等身心症狀的元兇。

  要健康快樂地生活,美國心理衛生協會給了我們建議:

  不對自己過分苛求,不對他人期望過高;疏導自己的憤怒情緒,學會偶爾屈服、暫時迴避;找人傾吐煩惱,適當宣洩情緒;培養幽默感,從光明的一面觀察事物。服了這幾帖「心藥」,這些「心病」自然痊癒。

本書特色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一切對人體不利因素的影響中,最能使人短命夭亡的就是不良的情緒。長期情緒憂鬱、恐懼、悲傷、嫉妒、貪求、驚怒、激昂或緊張的人比精神狀態穩定的人容易患一些不適之症,如高血壓、冠心病、神經官能症、精神病、慢性胃炎、癌症等等。

  常言說得好,心病還得心藥治。快樂是通往心靈安詳的要道。樂觀精神是自療心病的無形妙藥。健康專家們認為:良好情緒的「醫療價值」是無法估量的。一個人患病之後,如果充滿信心,具有毫不懼怕、敢於同疾病做鬥爭的精神,則能加速康復,在治療過程中,用藥量小即可,或不藥而癒。
  • 第一章 現代醫學模式下的健康概念
    • 一、現代醫學模式下的健康概念
    • 二、心理與身體的統一性
    • 三、身心症及其防治
  • 第二章 良好的情緒是健康的營養素
    • 一、情緒與健康的關係
    • 二、保持健康情緒的方法
    • 三、健康的精神「營養素」
    • 四、焦慮情緒的克服與調節
    • 五、緊張情緒的克服與調節
    • 六、憂鬱情緒的克服與調節
    • 七、厭倦情緒的克服與調節
    • 八、神經衰弱症的自我調節
    • 九、歇斯底里症的自我調節
  • 第三章 健康先健心─如何調節不良心理狀態
    • 一、心理健康的自我診斷
    • 二、影響心理健康的因素
    • 三、關於心理健康的迷思
    • 四、心理平衡與失衡
    • 五、保持心理健康重在自我調節
    • 六、孤僻心理的自我調節
    • 七、羞怯心理的自我調節
    • 八、完美主義心理的自我調節
    • 九、嫉妒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悲觀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一、報復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二、叛逆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三、挫折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四、狹隘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五、病態懷舊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六、虛榮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七、空虛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八、自私心理的自我調節
    • 十九、浮躁心理的自我調節
    • 二十、猜疑心理的自我調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