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收錄作者對近現文學研究的部分成果,分成近代文學、現代文學、大陸當代文學與臺灣文學四個學術領域,共二十二篇論文。作者以清晰的問題意識,將百年來文學發展中的許多問題與現象,進行鉤沈、分析輿論述,觸及了散文、新詩、小說、報導文學與武俠小說等不同文類,也針對白馬湖作家群、東吳女作家群、立達文人群等邊緣文人群體進行前人少有的探討。從晚清到當代,從中國到臺灣,作者展現了寬闊的學術視野與深刻的思辨功力。
- 自序 逐漸清晰的世界
-
輯一 近代文學
-
論黃遵憲與胡適的詩歌改革態度
-
黃遵憲晚期詩歌態度改變問題之探討
-
戊戌之後──梁啟超、黃遵憲的生命同調與思想歧路
-
《南社叢刻》研究──從文學編輯、傳播角度的觀察
-
從《近代俠義英雄傳》看平江不肖生的民族精神與文化反思
-
-
輯二 現代文學
-
湖畔詩社研究若干問題考辨
-
尋找施濟美──鉤沉現代文學史上的「東吳女作家群」
-
春暉白馬湖,立達開明路──「白馬湖作家群」命題形成與發展的歷史考察
-
開明夙有風──開明派文人的文化理念及其出版實踐
-
從《立達》、《一般》看「立達文人群」的精神品格與寫作風格
-
羸疾者的哀歌──「立達文人群」中的薄命詩人白采
-
周作人與個人主義
-
絕對個人主義的享樂──林語堂的讀書觀
-
-
輯三 大陸當代文學
-
潛流下的伏動──大陸九○年代報告文學寫作趨向的考察
-
清唱的魅力──論王堯的散文研究
-
從小巷走向大院──陸文夫小說藝術追求的變與不變
-
詩意與政治的悖反──析論「散文三大家」的文體特徵及其得失
-
-
輯四 臺灣文學
-
跨越邊界──臺灣現代散文的裂變與演化
-
雙重失落──論龍瑛宗的原鄉意識
-
體系化的探索、建構與可能──臺灣報導文學理論研究綜述
-
從《異域》到《金三角.荒城》──柏楊兩部異域題材作品的觀察
-
略論王鼎鈞與中國現代作家的文學因緣
-
張堂錡作品出版編目
-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