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韓國朝鮮時期詩經學研究

出版日期
201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7397591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在韓國歷史上,朝鮮時期是關注儒學的頂峰時期。朝鮮學者的《詩經》研究在朝鮮時期的經學中佔有重要地位。本文的寫作目的在於了解朝鮮時期學者接受《詩經》的整體面貌。韓國朝鮮時期《詩經》學以主要參考朱熹《詩集傳》的出發點,對《詩》進行譯介。統治階層對《詩》義的理解,雖然強調《詩經》的教化功能,但也不乏深化與多樣化的面貌。到了朝鮮後期,隨著朝鮮社會經濟、思想的變革,對《詩經》的理解逐漸走出朱熹《詩集傳》的框架,趨於多樣化。不僅出現運用大量的文獻與西方科學文化知識而治《詩》的學者,深化了對《詩經》的文字、訓詁研究,還出現闡發先秦引《詩》用《詩》之義以強調《詩經》經世致用功能的學者。
  • 代序
  • 緒論
    • 一 選題意義
    • 二 研究現況
    • 三 論文的研究範圍
    • 四 寫作思路
    • 五 朝鮮時期學術背景略述
  • 第一章 朝鮮學者對《詩經》的諺解
    • 第一節 諺解的開始階段─口訣
      • 一 口訣的定義與使用
      • 二 為《詩經》加注的口訣
    • 第二節 諺解的辨析階段─釋義時期
      • 一 釋義
      • 二 李滉的〈詩釋義〉
      • 三 由退溪所引其他釋義看朝鮮中期對《詩經》的釋義傾向
    • 第三節 諺解的規範階段─校正廳本《詩經諺解》
      • 一 校正廳本《詩經諺解》的成書及刊行過程
      • 二 校正廳本《詩經諺解》的性質特點
    • 第四節 《詩經》諺解所產生的影響
      • 一 推動儒家詩學思想的普及
      • 二 加速朝鮮國語的規範與發展
      • 三 釀成株守其義、拘泥而鮮通的弊端
    • 第五節 小結
  • 第二章 朝鮮時期論《詩》的形式特點 ─ 經筵與經史講義
    • 第一節 朝鮮經筵讀《詩》的經過
      • 一 對中國經筵制度的接受期─朝鮮以前
      • 二 朝鮮經筵制度的確立期─世宗、成宗朝
      • 三 朝鮮經筵制度的坎坷期─宣祖、孝宗、肅宗朝
      • 四 朝鮮經筵制度的成熟期─英祖朝
    • 第二節 朝鮮經筵制度的變用期─正祖朝的經史講義
      • 一 正祖朝的經筵與「經史講義」活動
      • 二 正祖與毛奇齡《詩》說
      • 三 《詩經講義》中的正祖「條問」
      • 四 《詩經講義》中的文臣「條對」
    • 第三節 小結
  • 第三章 朝鮮時期《詩》學的內容特點 ─ 以朱說為中心
    • 第一節 權近《詩淺見錄》
      • 一 權近《詩》說
      • 二 權近治《詩》特點
      • 三 小結
    • 第二節 朴文鎬《詩集傳詳說》
      • 一 朴文鎬生平與著述
      • 二 對朱熹《詩集傳》版本的文字、注音的校勘
      • 三 分析朱熹《詩集傳》內容上的特點
      • 四 對《諺解》的分析與糾正
      • 五 從語言學角度關注《詩經》
    • 第三節 小結
  • 第四章 注重文獻的《詩》學研究
    • 第一節 申綽《詩》學
      • 一 《詩次故》的編撰
      • 二 申綽《詩》說觀
      • 三 申綽治《詩》特點
    • 第二節 成海應《詩》學
      • 一 成海應《詩》說觀
      • 二 成海應治《詩》上的特點
    • 第三節 小結
  • 第五章 試圖開闢朝鮮《詩》學的新路
    • 第一節 李瀷《詩經疾書》
      • 一 生平與學術
      • 二 以往學者對李瀷《詩》學的研究成果
      • 三 李星湖《詩》說
      • 四 李星湖治《詩》特點
      • 五 小結
    • 第二節 丁若鏞《詩經講義》
      • 一 丁若鏞生平與著述
      • 二 丁若鏞《詩》說的基本觀點
      • 三 治《詩》方法
    • 第三節 小結
  • 結語
  • 參考文獻
  • 附錄
    • 一 韓國《詩經》學相關年表
    • 二 朝鮮《詩經》諺解本的書影
    • 三 權近《詩》圖解的圖影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