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詮釋現象心理學

出版日期
20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304952X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語言與詮釋,都是人文學科長久以來的心智活動,而「慧見」就是返身點亮自己在語言與詮釋的活動--告訴自己在做什麼。/B>

沒有言談或敘說的知識論,人文的心理學寸步難行,本土心理學也往往淪為課題式的探究。過去,人文的心理學先是受制於實證論的邏輯中心主義,後來又受制於歷史文本的異化,使人文心理學無法邁開腳步,在文化領域進行有意義的研究。面對這樣的問題,我抱著試探的心情,採取詮釋現象學的途徑,隨著探索的過程,我發現這是條不錯的路。

本書就是返身去探詢語言是何等神聖,詮釋又是怎麼一回事,並就詮釋現象學中與人文心理學有較密切關係的部分,提供讀者思考,既不涉及哲學的析辨,也不拾哲學家的牙慧,而是希望在心理學的基設上做更多的思考,孕育心理學更豐富的知識。
  • 序言 2001年版
  • 序言 1998年版
  • 語言篇
    • 第一章 存有的語言,語言的存有
    • 第二章 大地的存有,文化的存有
    • 第三章 語言的居所
    • 第四章 話語的本質
  • 歷史篇
    • 第五章 對世界的歷史理解
    • 第六章 中介的世界
    • 第七章 中介世界的辯證與開顯
  • 詮釋篇
    • 第八章 詮釋的路途
    • 第九章 說與寫之間
    • 第十章 詮釋現象心理學是什麼?
  • 例證篇/葉麗莉
    • 第十一章 希世之聲 - 文學心理學的一種探索
    • 延伸閱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