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臺灣臺南縣人,1948年10月生。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博士。日本九州大學文學部訪問研究員。現任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研究員,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兼任教授。
專研經學、日本漢學、圖書文獻學。著有《明代考據學研究》、《清初的群經辨偽學》、《清代經學研究論集》、《學術論文寫作指引》、《讀書報告寫作指引》等十種。
主編有《經學研究論著目錄》、《日本研究經學論著目錄》、《日本儒學研究書目》、《日據時期臺灣儒學參考文獻》、《經學研究論叢》、《國際漢學論叢》、《民國時期經學叢書》等六十餘種。譯有《經學史》(合譯)、《論語思想史》(合譯)等五種。另有學術論文二百餘篇。
國學碩儒屈萬里之關門弟子,屈先生評其碩論為:「打破三百年來的陳說」,博論則「將考據學的歷史向前推了一百多年」。
1987年國民政府解除戒嚴,然而臺灣實施戒嚴長達三十八年之久,禁令雖解,民眾們還是噤若寒蟬,不敢有所作為。直到林慶彰教授於1990年冒險從大陸引進十八萬冊的圖書,真正破除書禁,是為臺灣進口大陸書籍的濫觴。
- 自序
-
屈萬里先生與圖書辨偽
-
一、前言
-
二、辨偽方面的著作
-
三、辨偽知識的建立
-
四、考辨多種偽書
-
五、考辨典籍篇章的作成時代
-
六、結語
-
-
劉兆祐先生與圖書辨偽
-
一、前言
-
二、辨偽理論的繼承和深化
-
三、明刊本陸汴編《廣十二家唐詩》考辨
-
四、考辨《鐵函心史》
-
五、結語
-
-
當代文學禁書研究
-
一、前言
-
二、查禁圖書的動機及法令根據
-
三、遭查禁的三十年代文學作品
-
四、遭查禁的臺灣文學作品
-
五、查禁工作對學術研究的影響
-
六、結論
-
-
臺灣商務印書館竄改《東方雜誌》重印本
-
一、前言
-
二、竄改作者姓名
-
三、刪除部分內容
-
四、結語
-
-
戒嚴時期《國魂》月刊所刊登的禁書
-
一、前言
-
二、刊登馮友蘭的《新原道》
-
三、刊登宗白華《歌德研究》和陳介白《修辭學講話》
-
四、刊登傅庚生《中國文學欣賞舉隅》和朱光潛《談美》
-
五、結語
-
-
呂思勉先生著作在臺灣的翻印及流傳
-
一、前言
-
二、經學著作
-
三、哲學著作
-
四、史學著作
-
五、文字學著作
-
六、翻印的出版社和時間
-
七、結論
-
-
高亨先生著作在臺灣的翻印及流傳
-
一、前言
-
二、經學著作
-
三、哲學著作
-
四、文字學著作
-
五、翻印的出版社和時間
-
六、結論
-
-
張舜徽先生著作在臺灣的翻印及流傳
-
一、前言
-
二、文獻學著作
-
三、哲學著作
-
四、史學著作
-
五、文字學著作
-
六、翻印的出版社和時間
-
七、結論
-
- 誰剽竊朱自清的著作
- 九本詩學入門書
- 趙景深《中國文學小史》在臺灣的翻印本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 DOI : 10.6140/AP.9789868891616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