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書內容涉及目錄學、校勘學等古文獻學的分支,兼討論書籍收藏、流通等藏書史的研究內容,故定名為《文獻學與藏書史探微》。具體而言,本書所關注的文獻學家、藏書家有朱文藻、楊鐸、許瀚、潘道根、葉啟勳等,所討論的問題則有《葆醇堂藏書錄》在目錄分類上的創獲、《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特點及歷史考證價值、藏書家的書籍生活和文化追求,以及政治經濟、學術生態諸要素對典籍和學者的複雜影響,既根植文獻學的傳統,又借鑒文化史、學術史的旨趣,將對文獻學與藏書史的研究有所推進。
- 自序 胡晨光
-
典籍分類與學術演進—論《葆醇堂藏書錄》的八分法體系
-
一 整合小類設立藝部
-
二 將志部、類部、說部提升為一級類目
-
三 調整二、三級類目的畫分、命名和排序
-
四 重新認識類書的性質和叢書的價值
-
五 分類體系畫分的原則
-
-
志書編修與學術生態—以乾隆至道光年間濟寧金石志之修撰為中心
-
一 朱文藻《濟寧金石錄》的編撰及命運
-
二 徐宗幹修《濟寧州金石志》
-
三 上圖藏稿本《濟寧金石志》的推斷
-
四 學術生態如何影響典籍傳存和作者聲名
-
五 餘論
-
-
南京圖書館藏抄本《校訂存疑》的歷史考證價值
-
一 《校訂存疑》的內容
-
二 歷史考證的學術價值
-
三 餘論
-
-
朱文藻《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和特點
-
一 《校訂存疑》的編纂過程
-
二 《校訂存疑》的考校方法
-
三 《校訂存疑》的考校特點
-
四 結語
-
-
四庫修書中乾隆嘉獎對江浙藏書家的影響分析
-
一 乾隆皇帝對江浙藏書家的嘉獎措施
-
二 藏書家對乾隆皇帝嘉獎的反應
-
三 嘉獎對藏書家藏書心態的影響
-
-
《涉江采珍錄》與許瀚的書籍消費
-
一 許瀚其人及其《涉江采珍錄》
-
二 許瀚書籍消費的地域特點
-
三 清代江浙的書業發展、經濟格局與書籍消費
-
-
清代江南普通文人的書籍活動和文化追求—以崑山潘道根為例
-
一 江南藏書之風與普通文人的書籍之好
-
二 社會中下層的書籍流通與交遊
-
三 書籍活動中的文化追求
-
四 餘論
-
-
葉啟勳的書籍生活及其情感寄寓
-
一 葉啟勳的典籍購藏
-
二 葉啟勳的藏書、讀書習慣
-
三 葉啟勳的藏書心態
-
四 葉啟勳書籍活動的情感寄寓
-
五 餘論
-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