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本計畫為四年期計畫之第三年,其工作目標在利用相關的現場觀測、數值模擬及水工模型試驗,探討花蓮港的港灣共振機制。在前兩年的計畫中除了進行波壓水位轉換函數的探討、花蓮港現場港內港外波浪及沈箱波壓的統計分析、及建構花蓮港之港灣穩靜度規則波及不規則 波數值模式外,也進行花蓮港的長週期波動的觀測。研究成果中發現波壓與波高的轉換關係可能可以透過線性波理論的轉換函數乘上一非線性的係數來修正,但是波峰與波谷的轉換關係不同,波谷部分呈線性關係但隨水深的增加而減小;波峰部分則呈現非線性的關係且隨波形非線性的增加成快速衰減。花蓮港的長週期波浪觀測的結果發現花蓮港一直存在著1000秒以上的波動但振幅不大,颱風來襲期間100秒至500秒間的波動能量則有明顯地增加。本年度主要是持續進行花蓮港及附近海域現場波浪觀測與資料分析統計、以現場實測頻譜進行不規則波的港灣波動數值模擬,並與港內的實測值進行比較。同時,也進行多方向不規則波的數值模擬,以探討花蓮港港池共振機制、以及港池共振改善方案可行性評估。為了分析含有非定常及非線性波動特性的波浪記錄,本計畫也引用Hilber-Huang轉換(HHT)編寫Matlab程式對所觀測的水位資料進行分析,以瞭解波動裡面的各種成分。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圖目錄
- 表目錄
-
第一章 計畫背景分析
-
1.1 計畫目的
-
1.2 計畫重要性
-
1.3 相關研究
-
1.4 研究範圍與對象
-
1.5 研究內容與工作項目
-
1.6 重要文獻回顧
-
1.7 前兩年的主要研究成果
-
1.8 本年度各項工作項目的內容、研究方法與進度
-
- 第二章 取樣頻率對波動資料分析的影響
-
第三章 Hilbert-Huang轉換在波動分析上的應用
-
3.1 Hilbert-Huang轉換的簡介
-
3.2 HHT在水面波動時序訊號的應用
-
3.3 HHT應用在水面波動分析的檢討
-
-
第四章 多方向不規則波的數值模擬
-
4.1 無限元素港灣水面波動數值模式
-
4.2 花蓮港的數值水深地形檔
-
4.3 規則波數值模擬
-
4.4 單方向不規則波的數值模擬
-
4.5 實測波譜的模擬
-
4.6 多方向不規則波的港灣波動模擬
-
-
第五章 港池共振改善方案可行性評估
-
5.1 水工模型試驗成果的回顧
-
5.2 改善構想的研討
-
5.3 改善方案的數值模擬與檢討
-
- 第六章 結論
- 參考文獻
- 附錄1 期中/期末報告審查意見處理情形
- 附錄2 期末報告簡報資料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