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十年教改為誰築夢

出版日期
2003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702616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教改一開始即特別青睞戰後嬰兒潮當年的最痛——升學機會的缺乏。於是,「廣設高中大學」成為教改的重頭戲,當作捍衛下一代「受教權」的尚方寶劍,事實上卻只是在斬除我們這一代的夢魘!其實民國八十五年之後,台灣的教育擴充,即便是高等教育的入學率,已具有歐美國家的平均水準了。教育機會的擴充,讓更多人升學,雖用意甚佳,但缺少教育品質的管控,反而造就「文憑主義」的盛行。總之,許多改革措施並非是錯的,但對教育主體來說,卻不是最需要的。十年教改,在善意的基礎下,錯置了時空,浪費了不少寶貴資源!
  • 自序 十年教改 爲誰築夢?
    • 自序一:兼論當前知識分子
    • 自序二:萬言書寄語千萬
  • 第一篇 十年教改 惡夢一場?
    • 前言
    • 「不要讓孩子輸在起跑點上」的迷思
    • 升學至上 教改一波三折
    • 教改重建 成敗關鍵為何?
    • 階級複製 教改最大罩門
    • 照顧弱勢 均衡城鄉差距
  • 第二篇 教改-前期破舊有功,後期建樹無方
    • 前言
    • 前期觀點(一):從四一○談教育改造
    • 前期觀點(二):寄語「全國教育會議」
    • 後期觀點(一):學子變白老鼠
    • 後期觀點(二):改革的迷思還是迷思的改革?
  • 第三篇 多元-問題與診斷
    • 前言
    • 論生活空間:多點人性少點壓迫
    • 論尊嚴:擠掉理性的社會
    • 論聯招會:它對不起了誰?
    • 論家庭與教育:家長難為?
    • 論小班教學:人性與理性的培育
    • 論世代差異:人口轉型的衝擊
    • 論教長:換一位教長就換一套教改大餐
    • 論鄉土教學:形式與實質
    • 論教科書開放:開了錢包、也重了書包
    • 論搶救教科文:還我錢來!
    • 論學費:不是貴不貴,而是負擔重不重
    • 論作弊與賭性:相看兩不厭
    • 論體罰:是不該、還是不能?
    • 論資優:叫資優未免太沉重
    • 論明星學校:要改的是崇拜明星的心態
    • 論受刑人入台大:都是聯考惹來的禍?
    • 論聯考功過:從歷史來定位
    • 論多元入學:多金、多煩惱、多管道
    • 論學測:技術奪走了理念
    • 論教改方向:簡化入學、非聯考復辟
  • 第四篇 台灣社會異象解析
    • 無尾熊不敵Kitty貓
    • 網路偷窺 偷窺網路
    • 少年不知愁滋味,紅絲難繫來生緣
    • 社會正在妖魔化
    • 防衛過當了嗎?
    • 土石流社會,誰「樂透」了?
    • 是上帝惡意的缺席,還是飛碟拋錨了?
    • 佛牙與佛陀
    • 叫我第一名的偷窺慾
    • 威而鋼
    • 夫+妻=夫妻?
    • 偽鈔與痱子粉齊飛
    • 送禮文化與賄選
    • 賄選民主 金權當家
    • 統獨之外的選項
    • 誰在製造新的受難者
    • 總統設限說「家天下」還魂
  • 後記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