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清代學術思潮: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下】

出版日期
2009/04/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0179224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儒學與思想》與《清代學術思潮》二書,是國立臺灣大學名譽教授何佑森先生(1931-2008)的遺著,副書名為《何佑森先生學術論文集》上、下冊。

  本書作者何佑森先生,一生研究中國學術思想史,研究內容涵蓋先秦、宋元及清代三個重要的思想史段落。他撰寫相關的論文有數十篇之多,其中有的曾刊登於著名學術期刊,有的則未曾刊出過。由於作者為人謙沖,生前從未想過要將這些重要的論文集結成書,以致學界同行做研究時要參考這些重要的論文時,會感到不方便。有的大學圖學館,甚至把作者的論文抽印本自製封面,加以編目,再出借給需要參考的研究者。由此可見,作者的論文在其研究領域的必要性,同時又因沒有集結成書而形成的不便性。

  《儒學與思想》與《清代學術思潮》二書,是由作者的弟子們四處收集已刊未刊的文稿,並加以考訂年月,比較異同,淘汰重複或近似者,再詳加校對,分類編次,統一體例之後,終能在作者逝世一週年之際,正式成書出版。

毫無疑問,這兩本書的出版是中國學術思想史研究領域的大盛事。

  本書作者曾在臺灣大學中文系開設「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一課,長達數十年之久,是開啟並奠定臺灣學界研究清代學術思想風氣之人。清代學術思想研究,是作者一生最大的學術成就,本書收入的諸篇文章皆是作者在此領域的精闢之論,凡清代一流的學者如顧亭林、黃梨洲、王船山、顏習齋、李恕谷、錢大昕……作者皆能從原始資料中分析其學術思想脈絡並提出綜合評斷。

  《清代學術思潮》一書,共檢輯已刊未刊之文稿28篇:第一至第十篇屬於通論,著重在朱子思想與清代學術之關係及明末清初學風轉變兩大課題;第十一篇至第二十八篇,依著述年份先後編次,呈現出清代學術思潮之趨勢發展。其中,(中國近三百年「經世思想」中的一個基本觀念──「器」)、(明末清初的實學)、(清代經世思潮)等文,可視為作者對近三百年儒學研究成果的總結。諸篇的篇末,均附作者撰述年及發表處所等相關資料。此外,本書最後附有作者的「學行事略」及「歷年所授課程表」,將作者一生的重要行事及所授課程,依年編列,方便讀者查考。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的文風平實,且能以淺白生動的語辭來分析繁複深奧的理念;論道理時,則邏輯清楚,且時時情感溢筆端。本書所收各篇論文,既可作為初學者進入學術殿堂的津梁,亦可拓寬研究者的思維境界,實為作者留存學術界最珍貴的獻禮。
  • 出版說明
  • 近三百年朱子學的反對學派
  • 論「形而上」與「形而下」-兼論朱子與戴東原
  • 朱子學與清代學術
  • 明清之際學術風氣的轉變及其發展
  • 明末清初的實學
  • 中國近三百年「經世思想」中的一個基本觀念-「器」
  • 清代的反權威思想
  • 清代經學思潮
  • 清代經世思潮
  • 清代漢宋之爭平議
  • 清初學者對於孔子思想的繼承與發展
  • 清初的學風
  • 清初三大儒的思想
  • 黃梨洲與浙東學術
  • 黃梨洲晚年思想的轉變
  • 顧亭林與黃梨洲-兼述清初朱子學
  • 顧亭林的經學
  • 《日知錄》札記
  • 顏習齋和李恕谷的學術異同
  • 清代中葉學術發展的趨勢
  • 論戴震「以理殺人」說的歷史意義
  • 錢大昕的學術淵源與要旨
  • 阮元的經學及其治學方法
  • 龔定菴的思想
  • 陳蘭甫的學術及其淵源
  • 朱一新對清代學術人物的批評
  • 胡適論史學運動
  • 錢賓四先生的學術
  • 附錄-〈先師佑森先生學行事略〉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