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100970302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次規範修訂草案係依據921地震之研究成果及本部邀請各界舉辦理多次座談會之結論建議事項,並參酌美、日等國家耐震性能設計之觀點編訂而成,本次修訂主要項目說明如下:1、將八十四年版規範中工址水平加速度係數Z與工址正規化水 平加速度反應譜係 數C之乘積改為工址設計水平譜加速度係 數Sad,此係數與震區堅實地盤短週期一秒週期之設計水平 譜加速度係數SDs與S1S有關,各鄉鎮市區之此二數值依地 震危害度分析提供之。此外,再根據地盤種類增列反應譜等 加速度段之工址放大係數fa及反應謙等速度段之中工址放 大係數Fv修正之。如屬近斷層區域之工址,則再增列近斷 層調整因子NA與Nv。第一類斷層近域之調整因子係由鄉 鎮市區所鄰近之斷層進行查表獲得,原建議由工址與鄰近斷 層間之距離計算方式不再採用。2、除考慮八十四年版規定之設計地震(回歸期475年)作用下, 允許結構物產生塑性變形至容許韌性容量Ra外,並新增在 最大考量地震(回歸期2500年)作用下,允許構物產生極限 塑性變形至結構韌性容量R。3、單柱橋墩之結構系統韌性容量R由2.5修訂為3.0。4、動力分析方法採用橋梁結構承受設計地震(回歸期475年)作 用為基準,進行反應譜分析法及歷時分析法,相關地震效應 之組合亦詳加規定。5、鋼筋混凝土橋柱斷面設計結果應滿足塑鉸區所需之計計算剪 力強度,以確保鋼筋混凝土橋柱之韌性行為及發揮塑鉸機制 的可能性。6、有鑒於都會區鋼橋柱使用機會日漸提高,新增第六章「鋼橋 柱構材之韌性要求」章節,就鋼材材質、橋柱細部及接頭 細部作用原則性說明。7、新增第七章「隔震與消能設計」章節,詳細規定相關設計, 分析流程,以及隔震元件之試驗標準。
  • 前言
  • 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
    • 第一章 總則
      • 1.1 適用範圍
      • 1.2 耐震設計基本要求
      • 1.3 振動單元
      • 1.4 基面
      • 1.5 耐震分析方法
      • 1.6 韌性設計
      • 1.7 隔震與消能設計
      • 1.8 符號說明
    • 第二章 靜力分析方法
      • 2.1 通則
      • 2.2 工址之地盤分類
      • 2.3 設計總橫力
      • 2.4 設計地震下之總橫力
      • 2.5 避免最大考量地震下崩塌之水平地震力
      • 2.6 設計總橫力下限值
      • 2.7 設計總橫力之分布
      • 2.8 活動支承傳遞之地震力
      • 2.9 垂直地震力
      • 2.10 地震效應之組合
    • 第三章 動力分析方法
      • 3.1 通則
      • 3.2 譜加速度係數之阻尼比調整係數
      • 3.3 反應譜分析法
      • 3.4 歷時分析法
      • 3.5 垂直地震效應
    • 第四章 構材之設計
      • 4.1 載重組合
      • 4.2 橋墩設計剪力
      • 4.3 接合部之設計剪力
      • 4.4 基礎之設計力
      • 4.5 支承系統之設計
      • 4.6 P-Δ效應
    • 第五章 鋼筋混凝土構材之韌性設計
      • 5.1 通則
      • 5.2 混凝土與鋼筋之材質要求
      • 5.3 鋼筋混凝土橋柱之韌性要求
      • 5.4 壁式橋墩之韌性要求
      • 5.5 橋柱接頭部
      • 5.6 橋墩施工縫
      • 5.7 基樁
      • 5.8 中空鋼筋混凝土橋柱之韌性要求
    • 第六章 鋼橋墩構材之韌性要求
      • 6.1 通則
      • 6.2 耐震鋼材之材質要求
      • 6.3 鋼橋柱細部設計要求
      • 6.4 銅橋柱接頭設計要求
    • 第七章隔震與消能設計
      • 7.1 通則
      • 7.2 分析方法之選擇
      • 7.3 靜力分析方法
      • 7.4 相關耐震設計細節
      • 7.5 動力分析方法
      • 7.6 隔震元件之實體試驗與性能保證試驗
      • 7.7 消能系統之設計
    • 第八章有關耐震其他規定
      • 8.1 地震時地盤可能產生不穩定狀態之耐震設計
      • 8.2 地震土壓力
      • 8.3 地震動水壓
      • 8.4 施工期間地震之考慮
      • 8.5 架端防落長度與防落設施
      • 8.6 梁端間隙
      • 8.7 伸縮裝置之設計伸縮量
  • 公路橋梁耐震設計規範解說
    • 第一章總則
      • C1.1 適用範圍
      • C1.2 耐震設計基本要求
      • C1.3 振動單元
      • C1.4 基面
      • C1.5 耐震分析方法
      • C1.6 韌性設計
      • C1.7 隔震與消能設計
    • 第二章靜力分析方法
      • C2.1 通則
      • C2.2 工址之地盤分類
      • C2.4 設計地震下之總橫力
      • C2.5 避免最大考量地震下崩塌之水平地震力
      • C2.6 設計總橫力下限值
      • C2.7 設計總橫力之分布
      • C2.8 活動文承傳遞之地震力
      • C2.9 垂直地震力
      • C2.10 地震效應之組合
    • 第三章動力分析方法
      • C3.1 通則
      • C3.2 譜加速度係數之阻尼比調整係數
      • C3.3 反應譜分析法
      • C3.4 歷時分析法
      • C3.5 垂直地震效應
    • 第四章 構材之設計
      • C4.1 載重組合
      • C4.2 橋墩設計剪力
      • C4.4 基礎之設計力
      • C4.5支承系統之設計
      • C4.6 P-Δ效應
    • 第五章 筋混凝土構材之韌性設計
      • C5.1 通則
      • C5.2 混凝土與鋼筋之材質要求
      • C5.3 鋼筋混凝土橋柱之韌性要求
      • C5.4 壁式橋墩之韌性要求
      • C5.5 橋柱接頭部
      • C5.6 橋墩施工縫
      • C5.7 基樁
      • C5.8 中空鋼筋混凝土橋柱之韌性要求
    • 第六章 鋼橋墩構材之韌性要求
      • C6.1 通則
      • C6.2 耐震鋼材之材質要求
      • C6.3 鋼橋柱細部設計要求
    • 第七章隔震與消能設計
      • C7.1 通則
      • C7.2 分析方法之選擇
      • C7.3 靜力分析方法
      • C7.4 相關耐震設計細節
      • C7.6 隔震元件之實體試驗與性能保證試驗
    • 第八章有關耐震其他規定
      • C8.1 地震時地盤可能產生不穩定狀態之耐震設計
      • C8.2 地震土壓力
      • C8.3 地震動水壓
      • C8.4 施工期間地震之考慮
      • C8.5 架端防落長度與防落設施
      • C8.6 梁端間隙
      • C8.7 伸縮裝置之設計伸縮量
    • 參考文獻
    • 規範附表
    • 規範附圖
    • 解說附表
    • 解說附圖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