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激與盪:台北危機處理【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

出版日期
2008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673293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台北分別於一九九九年七月九日提出「兩國論」;二○○二年八月三日提出「一邊一國論」後,激起台灣對「美」、「中」關係危機。盪起的漣漪很快平息,惟台北如何危機處理?兩次處理方式有何異、同?我們是否可以較深入探討中華民國—台灣,在國際上爭取主權獨立之國家定位上,面臨如何的環境?歷此二次經驗,我們是否可尋獲更適切的途徑,來確保人民的安全福祉及國家的永續久安?本書分述「兩國論」與「一邊一國論」之提出及其背景,並比較兩次危機處理之異同,期能令人深入了解兩次事件之始末與處理。此外,本書透過訪談,也獲得了部分坊間尚未公開的資料,盼勘供讀者參考。如有後續研究者,並足資卓參。
  • 推薦序
  • 前言
  • 第一章 緒論
    • 第一節 研究動機
    • 第二節 文獻探討
      • 一、報紙部份
      • 二、文攻集彙
      • 三、專書論述
      • 四、美方觀點
    • 第三節 研究方法
      • 一、文獻探討法(Literature Survey Method)
      • 二、歷史研究法(History Survey Method)
      • 三、比較研究法(Comparative Research Method)
    • 第四節 章節流程
    • 第五節 研究限制
  • 第二章 「兩國論」的提出
    • 第一節 深謀策劃
      • 一、主權危機
      • 二、組織運作
      • 三、「特殊的國與國關係」原創理論
      • 四、小結
    • 第二節 主動出擊
      • 一、提出「兩國論」
      • 二、提出「兩國論」時機
      • 三、小結
  • 第三章 「兩國論」的應變
    • 第一節 北京的憤怒
      • 一、初期反應
      • 二、文攻
      • 三、武嚇
      • 四、小結
    • 第二節 華府的反應
      • 一、介入調停
      • 二、小結
    • 第三節 台北危機處理
      • 一、面對危機的升高
      • 二、「兩國論」的修正
      • 三、國內反應
      • 四、小結
  • 第四章 「一邊一國論」的提出
    • 第一節 「一邊一國論」的先聲
    • 第二節 台北的善意
    • 第三節 提出「一邊一國論」
  • 第五章 「一邊一國論」的應變
    • 第一節 北京的文攻
    • 第二節 華府的壓力
    • 第三節 台北危機處理
      • 一、主動說明
      • 二、國內反應
      • 三、小結
  • 第六章 危機處理之比較
    • 第一節 相同點
      • 一、內容
      • 二、處理
    • 第二節 相異處
      • 一、內容
      • 二、處理
    • 第三節 小結
  • 第七章 結論
    • 第一節 本文結論
      • 一、「兩國論」
      • 二、「一邊一國論」
      • 三、兩次危機之比較
      • 四、台灣主權環境
    • 第二節 待釐清爭點
      • 一、七月十二日下午,陸委會蘇主委的記者會前是否有應變會議?
      • 二、陸委會八月一日說帖有無經過「擬稿會議」?
      • 三、李前總統何時決定收回「兩國論」?
  • 參考文獻
    • 一、中文部份
    • 二、外文部份
  • 附錄一:台北「兩國論」、「一邊一國論」危機處理大事紀要
  • 附錄二:台灣民眾對兩岸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的看法
  • 附錄三:台灣民眾對陳總統「一邊一國論」的看法
  • 附錄四:北京對「兩國論」文攻集彙
  • 附錄五:北京對「一邊一國論」文攻集彙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