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文獻學研究的回顧與展望:第二屆中國文獻學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2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571511238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為了整合海峽兩岸的文獻學者共同為中國文化而努力的力量,淡江大學中文系在周彥文教授的推動下,分別邀請了前故宮博物院副院長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講座教授 的昌彼得教授、前文獻處處長現為淡江大學中文系教授的吳哲夫教授,銘傳大學的陳仕華教授,共同為兩岸文獻學學術研討會的舉行而奮鬥。87年5月在淡江大學 召開了第一屆兩岸文獻學學術研討會,大陸不少重要的文獻學者皆參與盛會,尉為時盛。
  • 高序 高柏園
  • 周序 周彥文
  • 致辭 董治安
  • 試論子夏與《喪服傳》的關係 丁鼎
  • 論《孔子家語》的真僞及其文獻價值 王承略
  • 韓國流傳保存中國古典小說之狀況-以江原大學版《中國小說繪模本》爲主的考察 王國良
  • 試論敢爲天下先的張元濟先生-從整理《百衲本二十四史校勘記》重新認識《百衲本二十四史》的版本價值 王紹曾
  • 《四庫全書總目》之考據方法 司馬朝軍
  • 論清代樸學家解經的特色及其缺陷 吳有祥
  • 石印術對中國文獻傳播的影響 吳麗雯
  • 李軌《法言注》的文體特色 李士彪
  • 山東省圖書館海源閣專藏搜集整理保存情況概述 李勇慧
  • 讖緯文獻輯本研究 李梅訓
  • 清光緒十五年《省城街巷全圖》考略 李曉光
  • 《孟子》入經和《十三經》彙刊 杜澤遜
  • 鄉獻證史-地方文獻與大文史研究 周郢
  • 張舜徽先生之纂輯觀及其實踐 周國林
  • 歷代文人與山東方志 唐桂豔
  • 王獻唐對山東地方文獻保管與整理的貢獻 徐泳
  • 校勘學史上的一座豐碑-讀《百納本二十四史校勘記》 徐有富
  • 關於古天文曆法文獻的整理和研究 徐傳武
  • 論版畫畫譜在畫史上的應用 馬銘浩
  • 中國文獻學方法的實用性與哲學性 高柏園
  • 一部鮮爲人知的奇書-談館藏《說文解字義證》的學術與版本價值 崔國光
  • 論版本及其在文獻學中的基石地位 崔富章
  • 尤袤《遂初堂書目》的再認識 張雷
  • 漢賦中所見易學史料例說 張濤
  • 試論古代書目編撰的特點 曹之
  • 杜詩〈三吏•三別〉彙校 陳文華
  • 輯錄體解題之文獻褐示-以徵引資料之排列與出處爲例 陳仕華
  • 《中國古籍稿抄校本圖錄》前言 陳先行
  • 石刻文獻與古代文學研究芻論 程章燦
  • 古代小說目錄的幾個問題 程毅中
  • 試論中國文獻學學科體系的改革 馮浩菲
  • 編撰《書目答問》新本芻議 黃永年
  • 讖緯文獻學方法論 黃復山
  • 《鹽鐵論》後半部非臆造之作論考 黑琨
  • 試論章學誠的文獻學思想 楊秀英
  • 博山孝婦傳說考略 劉心明
  • 從漢晉文獻看揚雄的聖人地位 劉保貞
  • 關於魏晉南北朝文學研究的若干問題 劉躍進
  • 關於中國古文獻學科建設的幾點思考 鄭傑文
  • 吳縣王大隆先生傳略 吳格
  • 文獻解析中的層累詮釋現象 周彥文
  • 後記 杜澤遜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