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理學的演變:從朱熹到王夫之戴震

出版日期
1990/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940018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 緒論 論理學形成三階段
  • 第一章 理學集大成者-朱熹
    • 一 朱熹哲學的產生及其歷史地位
    • 二 理氣論
    • 三 心性論
    • 四 格物致知說
    • 五 知行並進說
    • 六 朱陸異同及其影響
  • 第二章 南宋末年理學的演變
    • 一 陳淳
    • 二 真德秀
    • 三 魏了翁
    • 四 黃震
    • 五 文天祥
  • 第三章 元代時期理學的演變
    • 一 許衡
    • 二 吳澄
    • 三 鄭玉
    • 四 劉因
    • 五 許謙
  • 第四章 明代前期理學的演變和分化
    • 一 薛瑄
    • 二 吳與弼
  • 第五章 明代中期理學向心學的轉變
    • 一 陳獻章
    • 二 湛若水
  • 第六章 明代中期理學向心學轉變的完成
    • 一 王守仁心學思想的形成和發展
    • 二 心本體論的完成
    • 三 致良知說
    • 四 知行合一說
    • 五 王學的衰落
  • 第七章 明代中期理學向氣學思想的轉變
    • 一 羅欽順
    • 二 王廷相
  • 第八章 明清之際理學總批判-王夫之
    • 一 王夫之哲學的產生及其性質
    • 二 唯物主義理氣論
    • 三 理欲統一的人性論
    • 四 「格物窮理」的認識論
    • 五 行先知徒的知行說
  • 第九章 清代初中期理學批判的繼續
    • 一 顏元
    • 一 戴震
  • 台版序言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