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論文集

出版日期
2005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75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共收錄二十篇論文。內容包含:-光復初期1945~1949年的台灣社會與文學、-五O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與詩刊內容的變異、-鄭坤五作品中的女子教育理念…。
  • 前言 王建生
  • 光復初期(1945~1949年)的台灣社會與文學 鄧孔昭
  • 五○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與詩刊內容的變異―以《詩文之友》為主 施懿琳
    • 壹、前言
    • 貳、四、五○年代的台灣古典詩刊
    • 參、五○年代台灣古典詩隊伍的重組及其互動
    • 肆、從《詩文之友》看五○年代古典詩主導權的轉移與詩刊內容的變異
    • 伍、結論
  • 鄭坤五作品中的女子教育理念 吳福助
    • 壹、前言
    • 貳、女子教育與鄭坤五
    • 參、鄭坤五對女子教育的理念
    • 肆、結語
    • 附錄
    • 附記
  • 黃得時的台灣文學史觀析論 陳萬益
  • 論詹作舟醫師漢語舊詩的時代縮影 薛順雄
    • 前言
    • 桃符換舊夕陽天―異族統治
    • 更欣光復到台灣―光復喜賦
    • 枉教壁上繪團圓―光復悲情
    • 風雨交加欲斷魂―二二八事變批判
    • 流星滿眼處身危―白色恐怖受害者
    • 飄零身世愴情多―哀台灣同胞
    • 產生民主畸形兄―選舉見聞
    • 來逐斜陽謁蔣公―英雄崇拜
    • 結語
  • 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路向之爭」的真相探討 彭端金
    • 壹、前言―重刊《龍安文藝》的新省思
    • 貳、「橋」副刊省內外作家的台灣文學對話
    • 參、省外作家的台灣文學觀
    • 肆、結語―人民,人民,多少謊言假人民之名以行
  • 《笠》詩社與新即物主義 杜國清
  • 戰後台灣文學界的第一波西方文學思潮―現代主義與新批評 張雙英
  • 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二度西潮的美學導向 馬森
    • 壹、何謂現代主義?
    • 貳、中國在現代化中所遭遇的現代主義文學
    • 參、何謂二度西潮?
    • 肆、台灣的二度西潮與現代主義文學
    • 伍、現代主義文學在台灣的波折
    • 陸、結語
  • 《筆匯》的創刊、變革及其影響 林瑞明
    • 壹、《筆匯》的時代背景
    • 貳、永遠的革新號
    • 參、《筆匯》的宗旨與內容特色
    • 肆、《筆匯》時代的陳映真、葉笛及其他
    • 伍、《筆匯》的文學位置
    • 陸、結語
  • 存在主義和一九六○年代台灣短篇小說 許達然
    • 壹、西方哲學裡的存在
    • 貳、台灣文學裡的存在
    • 參、小結
  • 戰後台灣存在主義的思索―王尚義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 洪銘水
    • 壹、前言
    • 貳、戰後台灣的政治文化
    • 參、王尚義存在主義的思索
    • 肆、《從異鄉人到失落的一代》的隱喻
  • 不離島的離島文學―試論楊逵「綠島家書」 楊翠
    • 壹、前言
    • 貳、台灣文學史的「離島」―「綠島家書」的封箱與出土
    • 參、禁錮的雙島―「綠島家書」的時/空背景
    • 肆、「父親」的缺席與在場―以書信參與子女的成長
    • 伍、解除貧窮魔咒•構築「新樂園」
    • 陸、代結論―「綠島家書」中沒有故事的葉陶
  • 漂泊與放逐―陳映真六○年代小說中的「離散」思潮和敘述策略 林鎮山
    • 壹、前言
    • 貳、「離散」與Diaspora-東/西方的反思
    • 參、真實作者、蘊含作者(implied author)、價值觀和軌範準則(norms)
    • 肆、六○年代文學台灣的「離散」滄桑錄―從〈故鄉〉到〈第一件差事〉
    • 伍、結語
  • 張道藩《文藝創作》與五0年代台灣文壇 應鳳凰
    • 壹、前言
    • 貳、雜誌三大特色―從「文獎會」與「創刊詞」說起
    • 參、《文藝創作》作家群
    • 肆、結論
  • 五、六○年代潘人木小說面面觀 張素貞
    • 壹、作家身影
    • 貳、小說面面觀
    • 參、結論
  • 六○年代台灣中長篇少年小說作品評析 許建崑
    • 壹、六○年代台灣少年小說創作出版情形
    • 貳、台灣少年小說理念的提出
    • 參、六○年代台灣少年小說作家及作品簡介
    • 肆、六○年代台灣少年小說的基本模式
    • 伍、影響六○年代台灣少年小說寫作的因素
    • 陸、結論―六○年代台灣中長篇少年小說的發展與意義
    • 附錄
  • 五○年代的林海音 呂正息
  • 台灣戰後新劇劇本 邱坤良
    • 壹、前言
    • 貳、戰後之初新劇「文藝復興」?
    • 參、劇團的文本與演出內容
    • 肆、廖和春的劇本創作
    • 伍、結論
    • 附錄
  • 〈董桑〉與湯德章―二•二八哀史 岡崎郁子
    • 前言
    • 壹、小說中的〈董桑〉
    • 貳、湯德章的一生
    • 參、〈董桑〉的主題
    • 結語
  • 五、六○年代台灣文學的海外影響 劉登翰、劉小新
  • 附錄一:「戰後初期台灣文學與思潮」國際學術研討會資料
  • 附錄二:主持人講稿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