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2005年文史哲中西文化講座專刊

出版日期
2006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576687985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計次服務

借閱規則
借閱天數 14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東海大學是一個有理想的大學,創校以來,文學院便有優良的教育傳承。2005年,東海大學向教育部提出教學卓越計畫,榮獲全國第三獲得教育部肯定,此計畫,個人主持包括「文史哲中西文化學術講座」、「中文課程改變計畫」、「提升文學習作改進計畫」。
  • 前言 王建生
  • 台灣五十年來(1945~2001)的中國文學研究導言 羅宗濤
    • 一、古典散文
    • 二、辭賦與駢文
    • 三、古典詩
    • 四、詞與曲(散曲)
    • 五、戲曲
    • 六、古典小說
    • 七、民間文學與俗文學
    • 八、現代文學
    • 九、文學批評
    • 十、文獻研究(含中國文學史與台灣文學史)
    • 結論
  • 從「知之濠上」到「無心外之物」-戴靜山先生〈魚樂解〉述義 張亨
  • 詩與音樂-並朗誦中英文詩歌 余光中
    • 一、詩、畫、樂之三角關係
    • 二、中國傳統的詩與音樂
    • 三、西洋傳統的詩與音樂
    • 四、以詩入樂
    • 五、以樂理入詩
    • 六、詩本身之音樂性:整齊與變化,格律與自由
  • 我對古籍訓解的一點心得-試論中國詮釋學的前景 梅廣
  • 中國現代化的歷史回顧-對新史觀的探求 金觀濤
    • 一、歷史研究的鎖碎化:兩大典範的缺陷
    • 二、觀念和社會互動對中國現代化歷史的解釋
    • 三、將現代化納入「經世致用」時期
    • 四、學習階段的來臨及其思想基礎
    • 五、社會整合危機和現代思想的重構
    • 六、革命與中國社會再整合
  • 中國歷史上的分裂時期 陶晉生
    • 引言
    • 一、分裂的原因及歷史上的分裂時期
    • 二、分裂時期的若干現象
    • 三、對分裂時期的評估
    • 結論
  • 中國與資本主義?東西商業傳統的比較 科大衛
  • 留學生與近代中國思想啟蒙-嚴復、魯迅、胡適的個案分析 張玉法
    • 一、前言
    • 二、嚴復:社會達爾文主義、自由主義和邏輯方法的引進者
    • 三、魯迅:從全面的反傳統到投入無產階級革命
    • 四、胡適:實驗主義的介紹者和自由主義的宣揚者
    • 五、結論
  • 科學哲學與學術創造力 黃光國
    • 一、引言
    • 二、實證論的興起
    • 三、邏輯實證論
    • 四、進化認識論
    • 五、方法論的對比
    • 六、結論
  • 哲學思維的批判功能 勞思光
  • 新儒家與新世紀-從開展文化的道路說起 蔡仁厚
    • 前言
    • 一、五四運動的偏失與限制
    • 二、當代新儒家揭示新三統-開拓文化新道路
    • 三、當代新儒家的學術貢獻
    • 四、重申儒家思想的基本旨趣
    • 五、儒家能為新世紀提供什麼
  • 現代新儒學的省察 劉述先
    • 引語
    • 現代新儒學研究的概況
    • 現代新儒家三代四群的架構
    • 現代新儒學與當代新儒家的分疏
    • 現代新儒學的第一波
    • 現代新儒學的第二波
    • 現代新儒學的第三波
    • 現代新儒學的第四波
    • 結語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