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富國強兵:西元1000年後的技術、軍隊、社會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7/02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7647127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如果人類社會是巨大的宿主,那麼誰是――寄生者? 西方史學泰斗威廉.麥克尼爾直指「軍事工業複合體」之惡大膽剖析千年戰爭與歷史的犀利之作本書是作者對成名作《西方的興起》的補述也是其名作《瘟疫與人》的姊妹篇著名史家暨暢銷作家史景遷讚譽: 「整個世界都在威廉.麥克尼爾手中」 暨南國際大學歷史學系翁稷安副教授專文導讀在這一部結合軍事史、科技史與社會史的精彩鉅作中,史學大師威廉.麥克尼爾教授探究了有史以來的人類歷史,尤其著重於西元一千年後的動盪時期,並追溯人類為何與如何步入今日所面臨的戰爭險境。 本書的核心論點是:在十一世紀之後,世界的商業變革使軍事活動越來越受到市場力量的驅動,而不僅僅受到政治力量的影響。「戰爭的工業化」與「軍事工業複合體」的興起,使得國家軍隊與為其提供武器的國防工業之間的關係,更大規模形塑了軍備競爭與世界的樣貌。 作者在本書全面且系統地回顧了人類戰爭的歷史,涵蓋戰略戰術的演變、武器的進步,以及戰爭規模的改變等各個面向,以寬廣的視野、淵博的學識論述了「技術、軍事與人類社會如何共存」此一重大議題。 相較於作者前一部代表作《瘟疫與人》探討的是病菌這類微生物的「微寄生」(micro-parasitism)對於人類社會的影響;《富國強兵》論述的則是「巨寄生」(macro-parasitism),也就是將不直接參與生產,而以暴力為專業,獲取名利與財富的武裝力量組織,視為人類社會的巨寄生物。因而,本書是《瘟疫與人》的姊妹作。 本書從動念到完稿,花了近二十年的時間。作者在書中自述,最初寫這本書的動力是為了回應一位評論家對《西方的興起》的批評。《西方的興起》強調了過往各個歷史時期裡軍事科技和政治模式間的互動關係,本書則對現代軍事和政治間的互動做出補述。因此,本書也可說是對《西方的興起》遲來的補註。 本書英文原著出版於冷戰尚未結束、美蘇兩大強權對峙的一九八○年代,但作者期待人類能組織全球政府,用以限制暴力,讓戰爭的規模控制在可預期的範圍之內。如果不走向這條道路,如果無法將武裝力量(寄生者)收束在人類的理性能力(宿主)之下,人類物種終將走向毀滅。這也是作者在論述中所呈現的淑世熱情與史觀。 這本書或許無法為人類自行招致的戰亂帶來立即可行、速見成效的「解方」,但它的發現、假設與寬廣的視野,的確為我們目前面臨的不安及恐懼提供了一個觀看視角,以及如同作者所期盼的,「為更睿智的行動提供依據」。
  • 封面
  • 書名頁
  • 作者/譯者簡介
  • 目錄
  • 圖表目錄
  • 導讀 一部融合軍事史、科技史、社會史的大歷史分析 翁稷安
  • 作者序
  • 第一章 古代武器和社會
  • 第二章 中國稱霸時代,一○○○年至一五○○年
  • 第三章 歐洲的戰爭事務,一○○○年至一六○○年
  • 第四章 歐洲戰爭藝術的發展,一六○○年至一七五○年
  • 第五章 歐洲暴力官僚化帶來的拉力,一七○○年至一七八九年
  • 第六章 法國政治和英國工業革命的軍事衝擊,一七八九年至一八四○年
  • 第七章 戰爭工業化的開端,一八四○年至一八八四年
  • 第八章 軍事—工業互動的強化,一八八四年至一九一四年
  • 第九章 二十世紀的兩次世界大戰
  • 第十章 一九四五年以來的軍備競賽和指令型經濟
  • 結論
  • 註釋
  • 版權頁
  • 出版地 臺灣
  • 語言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