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身為照顧者,你不孤單!
超高齡社會元年
台灣第一本「口腔照護」長照醫療專書
89歲臥床爺爺也能啃玉米、咬牛排
守護100萬長者和身心障礙者的牙口健康,從齒無礙!
口腔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必備條件
口腔健康是許多人特別在意的事,尤其口腔問題又與大腦、心臟疾病等密切相關。所幸台灣牙醫診所數量眾多,只要出門就能輕易找到牙醫看診,然而這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卻是件非常困難的行為,這也導致在長期沒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狀況下,他們往往會有蛀牙、牙周病、活動假牙容易鬆脫等口腔問題,但因為受到環境限制,只能默默忍受著不適繼續生活。
什麼是「到宅牙醫」?
「牙醫到宅醫療服務」,針對有看牙需求卻出門不易者,可以透過與到宅牙醫師、牙醫地方公會或牙醫全聯會合作,讓牙醫師與專業的醫護團隊定期來到家中,為你改善牙齒不適等狀況。口腔機能維持得宜,能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衰退。當長照患者有健康的牙齒,就更有機會透過進食行為,訓練口腔肌群,刺激腦神經,預防老化帶來的系統性疾病。
讓醫療走進居家,讓照護抵達需要的地方
「假牙突然消失,居然是被失智阿公在睡夢中吞掉了」
「女兒用自己的牙齒當模型訂做活動假牙,只為了完成媽媽的遺願」
「家人都在國外,多虧印尼看護提早發現了爺爺的癌症徵兆」
「女兒希望九十歲的媽媽植牙,遭到果斷拒絕,該繼續說服還是放棄」
到宅牙醫服務的對象大多是重度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的高齡者,著重「全人治療」,深入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與照顧者共同擬定最適合的照護計畫。並配合跨科別轉介,讓患者在更安全舒適的居家空間接受完整治療。
范綱信醫師是台灣第一批到宅牙醫,14年來服務將近600個家庭,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具體描繪長照家庭遇到的嚴峻考驗、家人間的深情羈絆,真摯動人。
想知道口腔相關的疾病徵兆、照顧技能、療程選擇、臨終照顧,本書配備最完整衛教知識懶人包,協助減輕照顧者面臨的沉重課題,像是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口腔裝置、幫助長輩落實正確潔牙習慣等等。
超高齡社會元年
台灣第一本「口腔照護」長照醫療專書
89歲臥床爺爺也能啃玉米、咬牛排
守護100萬長者和身心障礙者的牙口健康,從齒無礙!
口腔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必備條件
口腔健康是許多人特別在意的事,尤其口腔問題又與大腦、心臟疾病等密切相關。所幸台灣牙醫診所數量眾多,只要出門就能輕易找到牙醫看診,然而這對行動不便的人來說,卻是件非常困難的行為,這也導致在長期沒有定期檢查牙齒的狀況下,他們往往會有蛀牙、牙周病、活動假牙容易鬆脫等口腔問題,但因為受到環境限制,只能默默忍受著不適繼續生活。
什麼是「到宅牙醫」?
「牙醫到宅醫療服務」,針對有看牙需求卻出門不易者,可以透過與到宅牙醫師、牙醫地方公會或牙醫全聯會合作,讓牙醫師與專業的醫護團隊定期來到家中,為你改善牙齒不適等狀況。口腔機能維持得宜,能有效延緩認知功能的衰退。當長照患者有健康的牙齒,就更有機會透過進食行為,訓練口腔肌群,刺激腦神經,預防老化帶來的系統性疾病。
讓醫療走進居家,讓照護抵達需要的地方
「假牙突然消失,居然是被失智阿公在睡夢中吞掉了」
「女兒用自己的牙齒當模型訂做活動假牙,只為了完成媽媽的遺願」
「家人都在國外,多虧印尼看護提早發現了爺爺的癌症徵兆」
「女兒希望九十歲的媽媽植牙,遭到果斷拒絕,該繼續說服還是放棄」
到宅牙醫服務的對象大多是重度身心障礙者、行動不便的高齡者,著重「全人治療」,深入理解患者的身心狀態,與照顧者共同擬定最適合的照護計畫。並配合跨科別轉介,讓患者在更安全舒適的居家空間接受完整治療。
范綱信醫師是台灣第一批到宅牙醫,14年來服務將近600個家庭,他用說故事的方式,具體描繪長照家庭遇到的嚴峻考驗、家人間的深情羈絆,真摯動人。
想知道口腔相關的疾病徵兆、照顧技能、療程選擇、臨終照顧,本書配備最完整衛教知識懶人包,協助減輕照顧者面臨的沉重課題,像是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口腔裝置、幫助長輩落實正確潔牙習慣等等。
- 封面
- 作者簡介
- 目次
- 【各界推薦】
- 【作者序】身為照顧者,你不孤單
-
Chapter 1 什麼是「到宅牙醫」?
-
到宅牙醫注重全人治療、醫病共享決策
-
跨科協同治療,減輕長照家庭負擔
-
到宅牙醫設備器材大揭密
-
到宅牙醫師不只要耐熱,還要用各種姿勢看診
-
牙齒出狀況,身體跟著拉警報
-
口腔健康,是幸福晚年的必備條件
-
-
Chapter 2 患者給我的生命啟示
-
1 即使認知退化了,還是有感知能力
-
2 盡孝的重量
-
3 媽媽的遺願
-
4 活著的尊嚴
-
5 獨居老人的夢想
-
6 身心障礙者的無障礙生活
-
7 最後一次的診療
-
8 GPS定位不到的地方
-
9 媽媽教我唱的歌
-
10 我的爺爺是大象
-
11 患者的咬痕
-
12 你們什麼時候才會來?
-
13 我們想給的,不見得是他要的
-
14 那一碗湯圓
-
15 父親心中的模範生
-
16 星星孩子的擁抱
-
17 你抗拒的是疾病,不是家人
-
18 老人與狗
-
19 愛情的模樣
-
20 還好艾莎發現得早
-
21 消失的假牙
-
22 蠟燭多頭燒的照顧者
-
23 數著日子等你們來
-
24 牙齒沒事,還需要到宅牙醫嗎?
-
25 媽媽會一輩子照顧我嗎?
-
26 老老照顧的艱難
-
27 總有一天,我會再次站起來
-
28 外籍看護不是不聽話
-
29 老先生的淚光
-
30 你想擁有幾年「健康的餘命」?
-
-
Chapter 3 照顧者的口腔照護必修課
-
長輩愛「咬嘴唇」,透露了什麼訊息?
-
口腔潰瘍可能是營養不均衡、壓力大
-
「打鼾」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的警訊
-
舌苔該清嗎?
-
幫臥床者潔牙,站對位置很重要
-
要怎麼判斷長輩有吞嚥障礙?
-
長輩年紀都這麼大了,還要戒除不良嗜好嗎?
-
一定要拔牙嗎?
-
拔牙手術後應該怎麼吃,才不會影響傷口復原?
-
如何選擇適合長輩的口腔裝置?
-
不是每個長輩都適合植牙
-
新型態植牙All-On-X好誘人,長輩適合嗎?
-
糖尿病患者須特別留意牙周病
-
如何顧好中風患者的口腔健康和營養攝取?
-
照顧者如何提早建立治療共識?
-
進入安寧階段,仍可借助到宅牙醫服務
-
如何做好臨終照護的心理準備?
-
- 【後記】沒有人是「照顧」的局外人
- 【採訪後記】一本關於「失而復得」的書
- 【附錄】到宅牙醫申請管道和居家醫療服務內容
- 版權頁
- 出版地 : 臺灣
- 語言 : 繁體中文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