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生命與學問的喚醒:唐君毅先生與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出版日期
2025/01/01
閱讀格式
PDF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6263861510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本書分成甲部與乙部,甲部是唐君毅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五篇文章。從兩個進路闡釋唐君毅先生的哲學思想,其一以唐先生的思想與不同的哲學家對特定哲學問題(「身心問題」與「宗教問題」)作出比較討論;其二以唐先生對古代中國思想家(荀子與墨家)作出「即哲學史以言哲學」的詮釋之論述。透過兩個進路的闡釋展示了唐先生哲學思維的獨特性,即「綜合式的辯證性思維」。乙部是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共四篇文章。是對於牟先生哲學思想較少人注意的議題作出討論,包括牟先生宋明理學詮釋系統的「性宗」部分、牟先生的「哲學語言」觀,牟先生情理兼俱與自證證他的方式的「歸宗儒家」及牟先生對「人格教國」的可能諍辯。這樣透過不同面向的分析展示了牟先生哲學思考的分析性,即「分解式的超越性思維」。
  • 鄭序 鄭宗義
  • 導言 喚醒了「生命」與「學問」
  • 甲部 唐君毅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 第一章 唐君毅先生論「身心問題」—與塞爾(J. R. Searle)的「生物自然主義」之比較
      • 一 引論:「身心問題」的傳統與複雜性
      • 二 塞爾論「身心問題」
      • 三 唐君毅先生論「身心問題」
      • 四 比較唐君毅先生與塞爾對「身心問題」的哲學思考
      • 五 結論:唐君毅先生「性情的形上學」之思考方式
    • 第二章 唐君毅先生論「宗教精神」—與田立克(P. Tillich)的「終極關懷」之比較
      • 一 引論:「宗教」作為當代新儒家的思考課題
      • 二 田立克的宗教觀:從文化到宗教的「終極關懷」
      • 三 唐君毅先生的宗教觀:從文化到宗教,從宗教而道德的「新的宗教精神」
      • 四 結論:非以「終極關懷」論「宗教」
    • 第三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荀子「性惡善偽」的詮釋
      • 一 引論:從牟宗三先生的荀子學說起
      • 二 唐君毅先生對荀子「性惡善偽」之詮釋
      • 三 論唐君毅先生詮釋荀子「性惡善偽」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 四 結論:「即哲學史以言哲學」論析「性惡善偽」的可能
    • 第四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的詮釋
      • 一 引論:早期墨家思想的要旨是「兼愛」嗎?
      • 二 唐君毅先生對早期墨家思想之詮釋
      • 三 論唐君毅先生詮釋早期墨家思想為「義道」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 四 結論:「即哲學史以言哲學」論析「義道」的可能
    • 第五章 論唐君毅先生對晚期墨家(《墨子.小取》)的詮釋
      • 一 引論:從《墨子.小取》乃言「辯之七事」說起
      • 二 論唐君毅先生的《墨子.小取》詮釋:「辯之七事」與「言之多方殊類異故」
      • 三 論格賴斯的語言哲學:「格賴斯方案」與「理性行動」
      • 四 結論:論「成就人己心意之交通」的詮釋效力:兼論唐君毅先生的哲學語言觀
  • 乙部 牟宗三先生哲學思想的闡釋
    • 第六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詮釋
      • 一 引論:由對王塘南「透性研幾」的評價落差說起
      • 二 牟宗三先生論王塘南「透性研幾」的定位
      • 三 論牟宗先生三對王塘南「透性研幾」詮釋之可能發展及進一步討論
      • 四 結論:在牟宗三先生之後的「陽明後學」研究
    • 第七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哲學語言」的理解—從牟譯《名理論》來看
      • 一 引論:為甚麼牟宗三先生要翻譯《名理論》?
      • 二 結論:牟宗三先生融攝《名理論》的「哲學語言」觀之必要
    • 第八章 論牟宗三先生的「歸宗儒家」—從牟著《五十自述》來看
      • 一 引論:從哲學思辨與存在體驗的「歸宗儒家」
      • 二 從《五十自述》論牟宗三先生的「歸宗儒學」
      • 三 〈文殊問疾〉對「生命之歸復其自己」所作的可能解答
      • 四 從「慧根覺情」的體悟而至「歸宗儒學」
      • 五 結論:牟宗三先生「歸宗儒家」的哲學意涵:生命的學問
    • 第九章 論牟宗三先生對「人格救國」的可能諍辯—以趙紫宸的《耶穌傳》來說
      • 一 引論:從趙紫宸撰《耶穌傳》的寫作目的說起
      • 二 論趙紫宸的《耶穌傳》中的「人格救國」思考
      • 三 論牟宗三先生對「人格救國」的可能回應:耶穌的「慧根覺情」
      • 四 結論:牟宗三先生的文化救國與判教思想
  • 參考文獻
  • 後記 為作品說點話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