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人評分過此書
馬克思
【首部完整研究馬克思的生平傳記 全新梅林譯本】
馬克思,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
其重要著作《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以及創始的「馬克思主義」
深深影響人類歷史至今,延伸出許多派別、學術體系。
梅林的馬克思傳記,包含及總結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當時經濟、政治、文學和哲學的發展中所有的著作、政治和組織活動,以及他們的生活樣態,是第一部全面介紹馬克思生平的書,首次出版在1918年,而後再刷多次,銷售逾上萬冊。
本書是根據1933年(馬克思逝世五十週年)所發行的新版所編譯,書末新增〈附錄〉,使讀者能進一步認識1918年後的馬恩原作發表、新出文獻、各方研究結果,以及它們所引起各種最為重要的問題和社會進展。
※列寧曾在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提及:「梅林不僅是一位願意當馬克思主義者的人,而且是一位善於當馬克思主義者的人。」
※馬克思的女兒勞拉.拉法格形容作者筆觸:「家庭生活許多已遺忘的記憶,透過梅林的描述而重新鮮活起來。」
※集權威性、資料性及藝術性於一體的傳記,欲一探馬克思主義的叩門磚。
馬克思,猶太裔德國哲學家、經濟學家、社會學家、政治學家,
其重要著作《共產黨宣言》、《資本論》,以及創始的「馬克思主義」
深深影響人類歷史至今,延伸出許多派別、學術體系。
梅林的馬克思傳記,包含及總結了馬克思和恩格斯在當時經濟、政治、文學和哲學的發展中所有的著作、政治和組織活動,以及他們的生活樣態,是第一部全面介紹馬克思生平的書,首次出版在1918年,而後再刷多次,銷售逾上萬冊。
本書是根據1933年(馬克思逝世五十週年)所發行的新版所編譯,書末新增〈附錄〉,使讀者能進一步認識1918年後的馬恩原作發表、新出文獻、各方研究結果,以及它們所引起各種最為重要的問題和社會進展。
※列寧曾在著作《唯物主義和經驗批判主義》提及:「梅林不僅是一位願意當馬克思主義者的人,而且是一位善於當馬克思主義者的人。」
※馬克思的女兒勞拉.拉法格形容作者筆觸:「家庭生活許多已遺忘的記憶,透過梅林的描述而重新鮮活起來。」
※集權威性、資料性及藝術性於一體的傳記,欲一探馬克思主義的叩門磚。
- 作者自序
- 費茲傑羅序
- 編譯者序兼導讀
-
第一章 早年
-
一、家庭和學校
-
二、燕妮女士
-
-
第二章 黑格爾的學徒
-
一、在柏林的第一年
-
二、青年黑格爾派
-
三、自我意識哲學
-
四、博士論文
-
五、《逸話》和《萊茵報》
-
六、萊茵議會
-
七、鬥爭的五個月
-
八、費爾巴哈
-
九、婚姻和放逐
-
-
第三章 流寓巴黎
-
一、《德法年鑑》
-
二、哲學的展望
-
三、〈論猶太問題〉
-
四、法蘭西文明
-
五、《前進報》和馬克思被逐
-
-
第四章 恩格斯
-
一、辦公室和軍營
-
二、英國文明
-
三、《神聖家族》
-
四、一部社會主義的基本著作
-
-
第五章 亡命布魯塞爾
-
一、《德意志意識形態》
-
二、「真正社會主義」
-
三、魏特林與普魯東
-
四、歷史唯物論
-
五、《德文布魯塞爾報》
-
六、共產主義者同盟
-
七、布魯塞爾的宣傳
-
八、《共產黨宣言》
-
-
第六章 革命與反革命
-
一、二月和三月
-
二、六月
-
三、對俄戰爭
-
四、九月
-
五、科隆的民主
-
六、弗萊里格拉特和拉薩爾
-
七、十月與十一月
-
八、背信的法令
-
九、又一懦弱的詭計
-
-
第七章 流寓倫敦
-
一、《新萊茵報‧政治經濟評論》
-
二、金克爾事件
-
三、共產主義者同盟的分裂
-
四、流放中的生活
-
五、霧月十八號
-
六、科隆共產黨審理案
-
-
第八章 馬克思與恩格斯
-
一、天才與社會
-
二、無比的盟誼
-
-
第九章 克里米亞戰爭和危機
-
一、歐洲政治
-
二、厄克特、哈尼和瓊斯
-
三、家庭和朋友
-
四、一八五七的危機
-
五、《政治經濟體批判》
-
-
第十章 王朝的興替
-
一、義大利戰爭
-
二、和拉薩爾的爭論
-
三、流亡者之間的新鬥爭
-
四、幾段插曲
-
五、《福格特先生》
-
六、家務和私事
-
七、拉薩爾的煽動
-
-
第十一章 國際工人協會的早年
-
一、國際工人協會的創立
-
二、《國際工人協會開場白》
-
三、和施韋策的決裂
-
四、倫敦第一次大會
-
五、普奧戰爭
-
六、日內瓦大會
-
-
第十二章 《資本論》
-
一、產前劇痛
-
二、第一卷
-
三、第二卷和第三卷
-
四、《資本論》的際遇
-
-
第十三章 國際工人協會的極盛時代
-
一、英國、法國和比利時
-
二、瑞士和德國
-
三、巴枯寧的煽動
-
四、社會民主聯盟
-
五、巴塞爾代表大會
-
六、日內瓦的混亂
-
七、機密通信
-
八、愛爾蘭大赦和法國公民投票
-
-
第十四章 國際工人協會的衰落
-
一、色當
-
二、色當之後
-
三、《法蘭西內戰》
-
四、國際工人協會與巴黎公社
-
五、巴枯寧的反對派
-
六、第二次倫敦會議
-
七、國際工人協會的瓦解
-
八、海牙會議
-
九、臨別的悲痛
-
-
第十五章 最後十年
-
一、馬克思在家裡
-
二、德國社會民主黨
-
三、無政府主義與近東戰爭
-
四、新時代的曙光
-
五、暮色
-
六、最後一年
-
-
附 錄
-
一、馬克思博士論文的準備工作
-
二、《黑格爾法律哲學批判》
-
三、弗里德里希‧恩格斯
-
四、馬克思的初期經濟學研究和著作
-
五、作為第一國際組織者的馬克思
-
六、《德意志意識形態》
-
七、馬克思與科隆「工人協會」
-
八、第一國際
-
九、馬克思—恩格斯與拉薩爾—施韋策
-
十、馬克思與巴枯寧
-
- 卡爾‧馬克思年表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