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人評分過此書

母帶後期處理全書:從混音重點到樂曲類型、目的用途、音訊格式,深入MASTERING技術工程專業實務手法

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5/03/18
閱讀格式
EPUB
書籍分類
學科分類
ISBN
9789864804139

本館館藏

借閱規則
當前可使用人數 30
借閱天數 14
線上看 0
借閱中 0
選擇分享方式

推薦本館採購書籍

您可以將喜歡的電子書推薦給圖書館,圖書館會參考讀者意見進行採購

讀者資料
圖書館
* 姓名
* 身分
系所
* E-mail
※ 我們會寄送一份副本至您填寫的Email中
電話
※ 電話格式為 區碼+電話號碼(ex. 0229235151)/ 手機格式為 0900111111
* 請輸入驗證碼
母帶後期處理是音樂作品公開播放前聲音處理的最後一道工程,

也是音樂製作過程中攸關聆聽感受的最後一哩路,

確保音樂作品不管是單曲、或是整張專輯經由任何平台、媒體播放時都能完美呈現,

每一次聆賞均是極致體驗。

 

 

「上傳到音樂平台後的音質、音量變差了!」

「音量多推0.1dB就有差異!」

「以cm或mm為單位設置監聽設備,音色竟然完全不一樣!……這到底怎麼回事?」

 

 

必備聲學知識╳專業系統建置╳音壓&音質升級技術,

用DAW將音樂聆賞的感動提升至無與倫比的極至境界。

 


特色一次看↓↓↓


監聽環境、錄音、混音、器材、外掛式效果器各環節重點全掌握
涵蓋人聲、無人聲、電子樂、原聲四大類型,及音壓優先、音質優先、Live專用等各項重點技巧
基礎觀念+Cubase及其他軟體示範素材檔,操作一遍就上手
DAW內建或外掛式iZotope OZNE等各式經典效果器特色及操作法


 

  本書以音樂製作統籌的制高觀點,從母帶基礎知識、有利母帶後期處理的混音技巧到各式樂曲用途的處理方法、各式效果器活用技巧及因應不同終端平台、媒體播放的匯出格式等,先說明概念原理,再輔以實際作品重點示範操作。示範解說以Cubase為主,技術說明則是通用其他軟體,只要理解目的、用對方法,就能做出媲美專業母帶的高水準品質。是音樂創作和聲音工程不可或缺的實作指南。

 

 

推薦(按姓氏筆畫排序)

八拍葛格 知名DJ/電子音樂製作人

曹登昌 詮釋音樂負責人/音樂製作人/臺南科大流行音樂產業系、輔大音樂學系、中國科大數位音樂音效專班等系所專業兼任教師

阿輝(蘇祥輝) 音樂製作課創辦人/混音師


 

讀者好評

我做DTM音樂有10年左右的經驗,這本書幫助我解決很多疑難。不知道怎麼提高音壓的一定要閱讀。

從初學者最想知道的基礎知識詳細解說起,不管使用哪種DAW都適用本書內容。
  • 前言
  • 下載素材時的注意事項
  • PART 1 母帶後期處理的基礎知識
    • chapter 01 母帶後期處理不是讓聲音變好聽的神奇調味粉
      • 理解母帶後期處理的真正目的
      • 母帶後期處理的現代意義
    • 一首讓人思考「音壓」和「好聲音」之間有何關連的歌曲
    • chapter 02 錄音與混音對母帶後期處理的重要性
      • 錄音會影響音質的最終表現
      • 混音時要能預見作品的最終面貌
    • chapter 03 在家進行母帶後期處理的系統建置
      • 必備的器材有哪些?
      • 整頓監聽環境
      • 吸音板的自製範例
    • chapter 04 準確設定音訊格式的方法
      • 認識數位音訊
    • chapter 05 培養對頻率的敏感度,成功掌握聲音的平衡表現
      • 聲音中有各式各樣的頻率
      • 頻率特訓①~高頻篇
      • 頻率特訓②~低頻篇
      • 頻率特訓③~中頻篇
    • chapter 06 培養對音壓的敏感度,做出動態表現豐富的音樂
      • 以壓縮器的概念來「提高音壓」
      • 善用RMS表
      • 用身體感受音壓的作用機制
      • 音壓參考作品①
  • PART 2 為了做好母帶後期處理的混音技巧
    • chapter 07 重新審視混音工程的評估重點
      • 依樂曲的方向性分成四種類型
      • 頻率平衡表現和定位基礎知識
      • 以音量推桿調整平衡的重要性
      • 混音時的音壓設定
      • 分軌混音
    • chapter 08 人聲類型的混音要點
      • 混音概念:思考人聲和伴奏的平衡表現
      • 人聲類型的混音攻略
      • 人聲類型的混音素材解說
    • chapter 09 電子樂類型的混音要點
      • 混音概念:強調低頻的平衡表現
      • 電子樂類型的混音攻略
      • 電子樂類型的混音素材解說
    • chapter 10 原聲類型的混音要點
      • 混音概念:強調現場演奏的質感
      • 原聲類型的混音攻略
      • 原聲類型的混音素材解說
    • chapter 11 無人聲類型的混音要點
      • 混音概念:讓各樂器聽起來大小均等
      • 無人聲類型的混音要點
      • 無人聲類型的混音攻略
    • chapter 12 等化器的截頻處理
      • 難以靠音量推桿調整平衡時的祕訣
    • chapter 13 混音工程的壓縮器調控技巧
      • 理解動作原理
      • 想做出激烈的效果時
    • chapter 14 立體聲混音音檔的匯出方法
      • 基本上要匯出高音質音檔
      • 限幅器的活用方法
      • 音壓參考作品②
  • PART 3 不同樂曲類型的母帶後期處理
    • chapter 15 建立母帶後期處理專用的DAW專案檔
      • 專案檔要分成混音專用和母帶後期處理專用
    • chapter 16 準備用來比對音壓和音質的參考樂曲
      • 目標是建立具體的概念
    • chapter 17 活用頻譜分析
      • 將聲音的頻率響應視覺化的便利工具
    • chapter 18 一開始要先「粗略地」補強音壓
      • 利用限幅器提高音壓
      • 利用壓縮器提高音壓
      • 利用多頻段壓縮器提高音壓
    • chapter 19 利用EQ調整音質的重點在於低頻和高頻
      • 為何需要EQ調節?
      • EQ調節的實際操演
    • chapter 20 聲音定位的確認與立體聲音場的擴張
      • 無法順利補強音壓時請再次確認聲音定位
    • chapter 21 利用音量最大化效果器將RMS值最大提高到-8dB
      • 音量最大化效果器上場
    • chapter 22 M/S處理也很好玩!
      • 利用Mid和Side調控立體感
  • PART 4 不同用途的母帶後期處理
    • chapter 23 就是想要大音壓時
      • 先利用EQ整地很重要
    • chapter 24 想將高解析等音樂的高音質擺在第一優先時
      • 重點在於確保充足的動態空間
    • chapter 25 無法重新混音時的對策
      • 利用自動化調節功能調控音量
    • chapter 26 現場用的「卡拉」的母帶後期處理
      • 彈性保留動態範圍和預留空間
      • 音壓參考作品③
  • PART 5 善用母帶後期處理專用的外掛式效果器
    • chapter 27 Ozone的魅力
      • 搭載多種充滿魅力的聲音處理器的母帶後期處理軟體
      • 介紹主要的聲音處理器
    • chapter 28 在Ozone上實際進行母帶後期處理
      • 強調音壓的操作方式
      • 強調音質的操作方式
    • chapter 29 其他的外掛式效果器
      • 9種適合初學者使用的外掛式效果器
      • 音壓參考作品④
  • PART 6 CD&線上音樂的音檔製作
    • chapter 30 專輯中收錄多首樂曲的母帶後期製作
      • 一條音軌匯入一首樂曲
      • 音樂合輯的母帶後期處理
    • chapter 31 母帶後期處理後的音檔匯出方法與樂曲間隔設定
      • 製作母帶音檔
      • 樂曲間隔的設定
    • chapter 32 CD音檔的轉檔與燒錄方法
      • 製作16bit / 44.1kHz音檔
      • 體驗位元降轉器的效果!
      • CD的燒錄方式
      • DDP
    • chapter 33 網路串流與下載服務
      • 線上音樂平台與作品規格
    • chapter 34 發行CD商品&線上音樂的方法
      • 在CD和音樂檔案中寫入各類資訊
    • chapter 35 CD母帶後期處理結束後的後續作業
      • 在光碟曲目資料庫上註冊光碟資訊
      • 音壓參考作品⑤
  • PART 7 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的對談
    • 與母帶後期處理工程師的對談
    • 森崎雅人╳江夏正晃
    • • 本書中使用的樂曲
    • 後記

評分與評論

請登入後再留言與評分
幫助
您好,請問需要甚麼幫助呢?
使用指南

客服專線:0800-000-747

服務時間:週一至週五 AM 09:00~PM 06:00

loading